教授在走廊裏闊步前行,牛頓迷迷糊糊地跟著走。等到稍微恢複正常時,他已經在教授的房間裏了。牛頓絲毫不知道,眼前的這位31歲的教授是歐幾裏得幾何學的一流學者,以創立在曲線上做切線的方法而著名。
“隨便坐,別拘束。”
牛頓的動作顯得很生硬,好不容易在椅子上坐下了。
“現在我就按入學的慣例詢問了。艾薩克·牛頓先生,你是誌願入學嗎?” “是的。”
“好!那我就準許你入學。”
牛頓如釋重負,放下了心。
“牛頓先生,你現在已是劍橋大學的學生了。我是教授,我們就以師生的身份來談談吧。”
牛頓不知談什麼好,感到很不自在。
“你對學習有什麼要求?” “我想學有關力和運動方麵的東西,也想研究數學……”有了具體的話題,牛頓就能對答了。
“那就有困難了。數學倒是沒什麼問題,但力和運動卻沒有人講授。當然你可以自己研究,但沒有人指導。”
牛頓並不驚異。小學也好,中學也好,從來沒有人教他想學的東西。他記起驛馬車上的紳士關於大學的談話。
“你知道伽利略的實驗嗎?”別說是實驗,連這人的名字也是頭一回聽說。
“那麼,我提一個問題吧。鉛球有大有小,讓它們同時從塔上落下來,請問哪個先到地麵?”牛頓默想了一會,有點怯意地說:“不做一下不知道。”
“是嗎?伽利略也這麼想。可是亞裏士多德說是重的先到達地麵。你認為怎麼樣呢?”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牛頓是知道的。
“我想他是正確的。”
“你確信如此嗎?” “……”牛頓猶豫起來了。
巴羅教授從他的表情看出他的念頭,突然改變了態度,以授課的語氣說:“你隻是想亞裏士多德說的不太會錯。那麼,你是不是讚成,不必探究真理,不必做新的發現,隻要相信古代聖賢就行了?”牛頓從未麵臨過這種問題,有點驚慌失措。
“牛頓先生,你要多多努力啊!”巴羅教授語重心長地說。
這是牛頓第一天上大學的經曆,時間是1661年6月5日。
求知是沒有捷徑的,我們要善於思考,勤於學習,不要將先輩的觀點看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真理,隻有在實踐中被證實是對的,才算是真理,這樣才會獲得真正的知識。
智者的妙計
智慧的可靠標誌就是能夠在平凡中發現奇跡。
——愛默生
公元218年的一天,古希臘敘拉古城的城樓上,一位士兵像往常一樣向遠處眺望。突然,他發現遠處的海麵上出現了無數的戰船。“羅馬人向我們進攻了!”這名士兵,驚恐萬狀地大叫起來。隻見羅馬人陣容強大的戰船扇形排開,快速地向這裏推進。可是,當時這城裏的強壯男人都被派到其他前線作戰去了,隻留下了少數的士兵,形勢萬分危急。
留守指揮官心急如焚,束手無策。這時,有人向他建議說:“城裏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智者,他常常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辦法來解決難題,我們為什麼不請他來想一想退敵的主意?”指揮官這才一拍腦袋:“是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他呢?快,快去把阿基米德請來!”
阿基米德知道了眼前的危險情況以後,不由神色嚴峻,他冥思苦想,走來走去,不知不覺走到院子裏。這時,火紅的太陽高掛在天上,向大地灑下了無限的光和熱,阿基米德抬起頭,太過強烈的光線刺痛了他的眼睛,他看了一會兒,突然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隻見他快步上了城樓,向一籌莫展的指揮官建議道:“快,立即發布命令,讓全城的婦女每人帶一麵鏡子,全部集中到城樓上來。”指揮官聽了,很是納悶,這是什麼怪主意?可是看到阿基米德自信的神情,還是照辦了。為了全城人的安危,也隻有把希望寄托在阿基米德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