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哪個時代,八卦的傳播速度都是很可怕的,尤其像這種貴族人家的家長裏短,還是苦情戲。

舉家虐待打罵正頭夫人,這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

經過說書的在民間這麼一傳播,加上貴族人家的夫人小姐們最愛傳播議論這些大家族的家務事。

沈家大姑娘下嫁尚書府公子卻被像個下人似的虐待打罵,最終和離。

雖說和離這種事對女子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會累及名聲,但大眾對沈大姑娘更多的是同情。

其實在這些高門大戶裏,像沈大姑娘這樣被對待的大有人在,婆婆磋磨兒媳的事幾乎是常態。

隻是她的遭遇被無限放大,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民眾們紛紛指責尚書府,他們議論的焦點還是尚書府居然敢這般虐待定國公府嫡女。

如果這事放在其他人身上,比如小門戶之女嫁了高門大戶人家,或者給人家當妾室,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輿論了。

這事的關鍵點還是國公府嫡女算是豪門貴女,多少人家連想都不敢想,尚書府卻那般對待,自然有不少人義憤填膺為她鳴不平了。

沈玉落聽著鶯歌和綠柳打探回來的消息,說整個京都都在談論這事,尚書府可被罵慘了。

他們現在連出行都像過街的老鼠似的,有的百姓甚至給尚書府的馬車扔爛菜葉和雞蛋,指責他們居然敢虐待國公府嫡小姐。

而且禦史台也蠢蠢欲動,裴如景派流觴來送信說已經有禦史開始上折子彈劾孫尚書了。

這消息本就是沈玉落請裴如景幫忙傳播散布出去的,為的就是引起輿論讓尚書府受千夫所指。

本來這種事不是什麼值得宣傳的好事,畢竟就算和離,女子這一生也基本沒什麼指望了,隻能一個人淒淒度日。

而且她還沒有孩子依靠,以後要再嫁恐怕也嫁不到什麼好人家了。

一般人家出了這種事絕對不會去宣傳,反而會想盡辦法去封鎖消息,對和離回娘家的女子會不管不顧,甚至親人也不待見。

有的還會悄悄將這種女兒送走,任其自生自滅。

但沈玉落偏偏反其道而行,將這件事鬧大,散播出去,本來沈玉燕和離後名聲就不好了,將這事散播出去再不好又能不好的哪兒?

而這次她散播謠言的目的也達到了,吃虧受損的是尚書府,大多數人對沈玉燕都是同情的。

因此她回到沈家後也沒有太大的壓力,有沈玉落護著,定國公也隻能讓她住下來。

沈夫人倒是和定國公哭訴了幾次,說沈玉燕和離回到娘家,敗壞了門分,會影響其他幾個女兒的親事,定國公本來也有所意動。

不過被沈玉落這麼一番操作下來,倒是覺得對自家女兒沒什麼影響,因為輿論大多數站在自己這邊,沈玉燕的遭遇引起了大眾的同情。

自家女兒應該更好說親才是,沈玉落在散播謠言的時候順便說沈玉燕在尚書府上孝下慈,任由婆婆欺辱,小姑子打罵,因性子溫軟和氣連丫環下人都欺壓於她。

這麼一操作大眾都覺得尚書府對待這樣溫柔善良的沈玉燕會遭天譴,對沈家的女兒評價也上了一層新台階。

這麼一看,定國公倒開始支持沈玉落了,國公府有什麼事還會派管家來詢問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