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日長,吃完了晚飯,天還亮著,一群人就轉移到院子裏乘涼。

院子裏的桂花樹剛剛開始打花苞,隱約的有一絲絲桂花香在院子裏飄著。

小喜子提前弄了艾草在院裏的邊邊角角上熏著,這會味道散得差不多,蚊子也熏跑了,山間的涼風吹了過來。

李冬兒不禁滿足的歎了一口氣。

“這比京城舒服多了,城裏的風總是透著悶熱。”

關四郎跟幾個小的們早就玩開了,地界開闊,五個小的排一排輪著玩投壺,投進去的高興的蹦起來,投不進的垂頭喪氣的讓到一邊。

他們的賭注一向不是錢,而是幹活。

以前沒有婆子丫鬟的賭洗襪子,洗衣裳,現在這些都不用了就賭即將到來的小豬,小雞。

九壽是吃飽了玩一會就睡。關老太太同上。

院子裏就兩個大家長看著小郎君們鬧。

“羽長,明兒還要記得找個刀兒匠。”

李冬兒突然想起一事,轉身跟關羽長說道。

關羽長兩腿一緊,突然有種危機感。生出了閨女是要卸磨殺驢麼!!!

“你怎麼知道刀兒匠的?”

“啊?知道刀兒匠很出奇?”李冬兒反問。

“你想閹誰?”

關羽長不糾結上個話題,自己媳婦聰明得很,什麼都知道不出奇,重點是找刀兒匠做什麼。

“閹小豬啊!我估摸著小豬閹了長肉快!”李冬兒回道。

“呃,這是從哪裏估摸得?閹了不就生不了小豬麼?那不是得一直買小豬回來養?”

關羽長心放下來了,但還是不解。

“留一頭公的就好,你看官家宮裏那些個太監,個個都圓溜溜的,白白胖胖的。我以前還看過一本書,說,這公豬要是閹了,歇了找母豬的心思,就愛長肉了。”

說辭李冬兒早就找好了,虛無的隨便說一本書,再加上他們見過的太監的膘肥體壯。

理由妥妥的。

“行吧,這裏可不太好找。實在不行讓大郎從京城裏找一個送過來。”

關羽長沒有懷疑,反正媳婦說什麼都對,閹啥都行,隻要不是人。隻要不是自己。

“嗯,最好買一個,豬半年就能出欄了,養到生小豬也是一年的樣子。每次都要現找不劃算。”

到了這個年代,對於雇人跟買人這兩個選擇,李冬兒毫無壓力的必須買人。

兵荒馬亂的年代,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

雇人雖然便宜,但買回來的比雇回家的踏實多了。

像廚房裏的小丫頭就大部分都是有家人的,知根知底,活不下去了才把小丫頭賣了。

這會也不是說重男輕女的問題,而是丫頭更好賣,做丫鬟,做粗使,姿色不錯的甚至做通房丫頭,都能賣上價錢。

男孩子小了買回去幹不了重活,吃得也多,大了又怕養不熟甚至謀財害命。

小書童或者少爺貼身伺候的一般從家生子裏選,外來的實在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窮人家的男孩子除了土裏刨食之外的唯一金飯碗的機會就是找到刀兒匠給自己來一刀。

收費還頗為昂貴,隻是可以分期後付。

所以要買一個刀兒匠,李冬兒也就先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