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九如師父無可無不可的應了一聲。“貧僧一般也不說的。”
山中無日月,更無他人。
他從小被方丈撿回來,做了小和尚,跟著念經,跟著做法事,也跟著方丈學給人看病,實不需要應付人際來往。
吃食之類山裏種一畝地,二分菜足矣。
方丈跟他接活也不過就是貼補廟裏的破敗。
既有人管了,他專研佛法,甚好。
“那就多謝小施主與施主了!”想了想他還是合掌給抱著九壽的李冬兒行了個禮道:
“施主且下山吧,既管了貧僧的廟,貧僧就替施主看顧著施主的先輩。”
“那也多謝九如師父了。”有個和尚幫自家看著關老爹那感情好,李冬兒立刻接下了。
“冒昧的問一句,九如師父今年多大?”
後麵這句純粹是李冬兒好奇。
她個人覺得九如和尚的麵相很奇怪,仿佛飽經滄桑,但細看又覺得隻是青年。
“貧僧今年六十有八。”
“那您的師傅呢?”李冬兒扶住要掉的下巴再問一句。
“師傅圓寂時剛剛過了一百零七歲。”
李冬兒聽完九如的回答,不說震驚那麼誇張,震還是有的。
大馬山太養人了吧,六十八看起來最多四十八。他師傅一百零七歲那就是人瑞!!
這可是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
讓一個快七十的老人自己留在山裏看墳好像也不太妥當。
“嗬嗬,還是讓我家中小子留下來守著長輩的棺柩吧。”
最後九如沒有拒絕李冬兒留人,他自己也沒走。
他的意思是,一飲一啄,他受關家的供奉,自然也要為關家做點什麼,出家人,有因有果,方得始終。
李冬兒隻好也留了兩個小的在山上陪著。
好在家裏做活的人現成的,做個墳包不過也就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一行人收拾了東西辭別九如師父往山下走。
摸過九如光頭的九壽注意力就不在九如身上了,轉而開始對關羽長懷裏的貂兒感興趣。
這可就沒有那麼容易得逞,李冬兒把她抱得緊緊的。擼寵物是可以,但要回家處理完了再給,貂的爪子可不是裝飾品。
一群人費了大半天功夫在山裏,一到山腳下,大家立刻就分散了各自處理自己的事情去了。
每個人身上都大把活,實在耽誤不起。
“羽飛兄弟的媳婦宋氏跟她那兩個小郎君,你打算怎麼辦。”
既回來了,關羽長當然要處理昨兒個遺留下來的問題。李冬兒遂問道。
“媳婦兒,羽飛我倒是沒什麼芥蒂,大家都是為人子女,不好說家中長輩的事,就是要是接了這茬,二叔公那邊保不齊打蛇隨棍上,又得貼過來了。煩人得很。”
回了關宅,李冬兒要給九壽喂奶。
兩口子就都在正屋裏呆著,順便說正事。
宋娘子這事,連關羽長都覺得有點難辦。宋娘子現在的處境就跟關老太太當年帶著他跟關可人搬到夾馬營差不多。
但關老太太是分家,舍了關家族地不要,脫離了宗族。
也算是切割得比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