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是什麼樣的馬政了,現在官馬都是由牧監所來養的,又要將士,又要地方,你想想,你舅舅都解甲歸田了。牧場又缺得很!”

蔡嘉上聽完李冬兒說的,低下頭又想了一會,“既有官馬,那就是還有私馬,民馬?”

“有的,像咱們家用的馬車,集裏也有的賣啊,前陣子來我們家吃飯的那位唐叔叔,也折騰買馬社來著。”

“舅母,我覺得,可以讓從官營牧馬轉向由民戶養馬!”

蔡嘉上也是在這一問一答之間完整了她的思路。看向李冬兒的眼睛亮晶晶的。

“怎麼說?”關羽長接口問道。

關羽長安排完刀兒匠也就回了關宅。

進屋就看四個女人正兒八經坐在一起討論養馬的問題。

四個裏麵,也就李冬兒騎過馬。

他隻是一曬而過,自去裏屋看九壽的狀態。

小閨女睡得正香,他就退了出來,正好聽到蔡嘉上這句話。

於是問了出來。

“舅舅。之前舅母不是說過不與民爭利麼,我覺得也該與民以利。”

“有意思!你接著說!”

李冬兒有種被古代人秒殺的感覺。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都是難能可貴的好學生。

“由朝廷推行育馬法【注】,凡宋國內子民,無論住在邊境的老百姓,還是諸縣諸鄉保甲,全部都可以養馬。”

“每戶一匹,物力高而自願者二匹,給以官馬,或官給錢自買;育馬戶可減免賦稅。”

“這樣,馬匹不會太集中飼養,也不需要大牧場,舅母之前不是說養雞鴨鵝豬牛羊都要納賦所以大家都不敢養多了,既然如此,那就讓大家養馬,不用納賦,又可以減賦,會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養呢?”

關老太太跟關可人從蔡嘉上問關南冷不冷起,就有點跟不上節奏。

明明每個詞都聽得很清楚,連在一起,就聽了個雲裏霧裏的,就是覺得好有道理的樣子。

兩個人隻能是誰說話就看誰。

蔡嘉上提問一出,有誌一同的看向李冬兒,完全不打算自己開口。

“好!這個妙!”

李冬兒拍案叫絕!化整為零,化零為整。這要是趙匡胤真能推行下去,不出三五年,馬的產量立刻就上來了。

蔡嘉上的智商怕不是一百八以上吧。

這腦子轉速是真的很快。

她這種假聰明被真聰明一對比立刻被打到了泥裏。

“小馬駒是官府出的錢,或者官府直接給的,要是被養死了呢?”

關羽長默默的想了一會又問道。

“自願養馬,風險自擔,隻要減賦的金額足夠,就一定有人做。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如果是為了減賦,把馬領回去養死了,照價賠。為了防止這種的情況,最好是互相作保,三戶互保,有一戶把馬養死了,另外二戶要共償!也正好可以互相監督,馬領回去有沒有好好養,養出弱馬,除非先天不足,也是要取消資格,賠償官馬的錢的。”

蔡嘉上稍微想了一瞬就立刻回答了關羽長。

“好!!你們先吃,我去給官家寫信,這招絕妙!”

關羽長坐不住了,軍中人,最愛什麼,自己的馬,最缺的是什麼,也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