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書的時候,教授曾經無數次扼腕。
嘉禾,就是稻穀自發基因突變的異種良苗。
但是往往在古代的曆史裏被當成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征兆,還沒長成就拔了當祥瑞,成了官員的政績。即使長成了,送進了深宮庫房裏,呆到發黴。
這些夭折跟發黴的稻穗如果能夠培育起來,何至於畝產一直低迷。
整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對這種天降祥瑞的愛好,也直接間接的導致整個民族的進程從輝煌走向了衰亡。
教授還痛心疾首的說,最早三國南北朝就有嘉禾了。
“護著嘉禾的理由是啥?”關羽長虛心提問。
“你讓官家問問看,那些生了雙胞胎,龍鳳胎的,是不是一連幾代都這樣,不說每次生出來的都是,但幾率比咱家這樣一次一個的,大多了!稻子也一樣的,一株雙穗,它的下一代也有很大概率是,也就是同樣一畝地種上這種嘉禾,能變兩畝地的產量,你說,要不要護著!”
關羽長了了,跟太監豬一個道理,極樸素!
“你趕緊去寫吧,急。”
“好,那你看著九壽。”
關羽長不耽誤,直接就走了,他現在對於寫信給官家可不像第一封信那麼難了。
信手由韁的,洋洋灑灑能寫好幾張紙。
還絕對言之有物,有理有據。
趙匡胤還跟他說,現在朝裏都學了他的格式寫信了。極其好用。
人真的不逼不行,媳婦逼得好,媳婦逼得妙。
等關羽長走了,李冬兒才拿起關一天的信來看。
兒子的信裏內容很豐富。
晉王的老漢告狀,趙匡胤的安撫,他的關南之行,二郎三郎幹的缺德事。趙匡胤對二郎三郎的懲罰,二郎給蔡家跟崔家穿的小鞋。賀樓的進度。
看得李冬兒心情舒暢。
兒子啊!養得時候鬧心,這大了,做事開始有章法了,一個個都在正正好的位置上。
看完兒子的信,又看最新的邸報。
“擴建皇城。”
“詔郡國長吏勸民播種,不得奴役百姓。”
“犯大辟者由刑部複審。”
“百官朝對,須陳時政利病,無以觸諱為懼;”
“更定竊盜律。
“禁止砍伐桑樹、棗樹。”
“關南及關內牧場推行育馬法,五戶為保!”
“關內禁養肉羊。”
“詔各州各鎮各鄉自建官倉儲糧以備大旱,禁售,禁釀私酒。”
前麵的李冬兒也就一掠而過,最後麵的這三條,一條是板上釘釘的育馬法,另外兩條,這經濟仗,默默的開始了。
從關一天的來信看,趙匡胤身後出主意的人,應該不是晉王,十有八九是趙普。
這官家第一心腹也確實聰明。
宋國缺馬人盡皆知,無論戰馬民馬,推行育馬法理所當然。
為了育馬,禁養肉羊也就是順帶的,能騰出更多牧場草場來養馬。
北漢跟遼國,馬上的漢子,武夫思維,一時半會想不到那麼遠。
商人卻能從這邸報裏悟出商機。
國內不許養羊,那肯定就要外購。去哪裏購呢,北漢,遼國,燕雲十六州。
這純粹的商人自發行為,跟國家毫無幹係。等商人的訂單下過去,這養羊戶自然就擴大養殖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