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的有同行做過,自建圍牆,要官衙的文書。”
顧工頭心驚,這木石村從一開始接下來到現在,整個村完全變了樣子,還住了幾百個漢子,要說遭反【同音】關家也不像,可這也是犯忌諱的事啊。
“文書不用擔心,會有的,我提前跟你說,你先看好了地形,文書一到就能做才不耽誤事。”
“是,夫人。”
“要做書院的房子修得怎麼樣了,書院先生有了,你們家裏的小子確定要讀書的也報到胡老管家那邊,這兩天收收心。”
“差不多了,這就這兩天的功夫。原本的房子還行,略補補就能住,就是外麵加一層火牆費些時日。讀書的孩子小的已經攏好了,就是不知道這束脩要怎麼交?”
顧工頭其他的不擔心,他手裏出來的活,自然是好的。就是這費用,讀書,自然大家都想,但要是太高,就隻能還是子承父業了。
從束脩開始,後麵還有書本費,筆墨紙硯,擔保費,趕考的吃住行。
“一會我就跟先生碰個頭,定下來會在宿舍牆那邊公布出來。無須擔心,你們上得起。”李冬兒笑道。
顧工頭這四十幾個人的工程隊,在她這裏,也掙了不少錢了,要不然不會聽說有書可讀,就毫不猶豫早早的就在胡老管家那裏掛了號。
“是,夫人,多謝夫人想著了!”
“對了,你們也可以上,我要開個成人班,村裏想學的都可以上,常用的字會看會寫沒壞處。”
“真的?那小的回去問問兄弟們。”
顧工頭也很實際,認字比不認字強,要是不貴,又有人教,以後也是識文通字的,去哪裏都能被高看一眼。
“不限男女,家裏的小娘子媳婦子也能上。”
“這。。。”
“前朝女子也是可以進學的,隻是後來戰亂,這女子出門不方便。這會太平了,官家也不禁女子進學,隻是沒有前朝考官一事,學堂裏的女子才少了。”
李冬兒解釋道。
“那,小的回去問問閨女跟媳婦。”顧工頭猶豫的答道。
“不強求,小娘子多學幾個字將來嫁人了,也多幾分底氣。”
“是,夫人。”
“好,那你去吧。”
顧工頭走了,呂蒙正正好也來了。
“學生見過夫人。家母說剛剛到,儀容未整,明天再過來拜見老夫人。這是家母的拜帖。”
一進屋,呂蒙正行禮後就低頭雙手奉上一張素紙的拜貼。
李冬兒一時真有些不適應了。
回來木石村,一家獨大,沒有什麼人際來往。
不像在京城那會,無論武官文官,不管是不是講究人,都得講究一番,關係不夠親近的串門至少提早一天給拜貼,絕對不會貿貿然的殺上門來。
就算關係近不遞貼就登門也隻是特殊情況。
這呂蒙正的母親正如曆史記載的一樣,也是大家閨秀,處事非常有章法啊。
兒子見上司,她沒有跟著來。這是外事,自然由兒子自行前往。
而女眷往來,就從拜會家中老人開始。
“嗯,好。一會我給你回個帖子。此次離開洛陽,到木石村這裏,了因大師有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