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一定,端看你嫁給什麼人!如果是一個大家族裏的做不了自己主的小媳婦,嘴甜一些,還是占便宜的。如果是可以當家做主,哄好自己就行!”

“我很難由心!”蔡嘉上平靜的說道。

“由心一事萬中無一,人這一輩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舅舅跟舅母這樣是運氣不錯,正好能過到一起去,家裏的人也沒有胡攪蠻纏的。”

李冬兒也覺得,說起來由心隻不過是兩個字,裏麵包含的變數,太多了。

在這個年代,婚嫁一事就李冬兒的理解,本質上是一場合作,一紙契約。

兩個人能不能合得來,不在大家的考慮中。

開明又有條件的,也許青梅竹馬,終成眷屬,這就是已經很有感情基礎的了。

說得更現實一點。

底層男人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

中層男人為了找幫手維持中層的生活,甚至競爭上層的席位。

上層男人為了找合夥人。加大上層社會的占有比例。

這就是傳說中的門當戶對。

婚嫁儀式裏的三書六聘可不單是形式或是後世大家追求的儀式感。

真相是從一次次的三書六聘的來往裏觀察雙方家庭的財力,人力,這些往來裏跟新郎新娘有關需要出麵的場合,則是觀察雙方的行為舉止,禮儀家教。

後代說女人的嫁妝,往往含糊其辭,男方出房子,女方出裝修,到頭來掰持的時候,女方這錢就算白出了。

這會,嫁妝清單列得特別明細,連一個馬桶都記上,一旦合離,按著嫁妝清單上的全部拉走!實物沒了也得折現補出來。

男方的家財也會在三書裏注明,房幾間,地幾畝,清清楚楚的。

該誰的誰也不貪誰的。

所以三書六聘沒有徹底完成之前,或者缺少任何一項,在這會都是無效的婚姻。

前唐那會,小娘子的嫁妝都很豪華,還有嫁女破家這一說。五代十國時差點,到了宋朝了,厚嫁又開始了。

隻是法歸法,人情世故又是另外一回事,遇到不講理的,花著媳婦的嫁妝,養著自己的小妾,也不在少數。

唉。這個且不想了。

隻要不出意外,蔡嘉上跟著自家生活,也屬於中上層裏。

自然就在中上層裏找相應的小郎君。

但世家大族之類,新媳婦要熬成婆,需要漫長的時間。

她不怕別人磋磨蔡嘉上,隻怕蔡嘉上一把火把全家一鍋端了,自己也填坑了。

隻能去掉這個選項,當然,人家也十有八九看不上關家這種土包子。

現在宋國的中層,也就是關羽長這一波人。

太遠的不考慮,近一些的,她心裏沒什麼理想人選。

“咱找個窮點的行嗎?”李冬兒問道。

“舅母要給我嫁妝?然後養活婆家?”蔡嘉上反問。

“呃,也不能這麼說,有錢就一起花嘛。而且,舅母也得讓你自己選你看著滿意的,再嫁!”

李冬兒被蔡嘉上的反問問住了,小娘子也不好騙啊,這怎麼跟後世的她想法差不多。

“看那麼幾眼,好看不好看的,也就兩個眼睛一個嘴巴,然後,我就帶著錢嫁過去,花著自己的錢,哄郎君的娘,郎君的親戚。”

“。。。。”李冬兒詞窮。娃人間清醒!腫麼破!“那也不能這麼算,萬一大家合得來呢,還可以養自己的小孩啊?”

“我沒有舅母你這樣喜歡小孩子,挺麻煩的。”

“說起這個,舅母挺有發言權的,舅母沒生之前覺得小孩一點也不招人喜歡,不過,為了家裏多幾個人種地,就生唄。生完養著養著就開始有感情出來了,這個很難形容,得自己經曆過才知道。”

李冬兒原來是真的不算喜歡小孩子,又鬧騰,又麻煩。

她給自己親媽帶二胎那會就覺得,她不打算結婚了,沒意思,吃不好,睡不好的,她親爸算給力了,可娃不跟他。

親媽是動了肚皮生出來的二胎,她心疼親媽,接手了就再沒能放下來。

可把她一母胎單身人士給虐得!

結果死了一遍,落到了不得不嫁的地步。緊接著就是不得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