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來汴京做個官吧,你這樣的,在村裏,屈才了。”

趙匡胤走回自己的石墩,坐下就衝李冬兒來了一句突然發自心裏的想法。

趙普好是好,但說到靈性,不及李冬兒半分。

其他的大臣,正如嘉姐兒所說,屍位素餐,永遠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道理倒是不少,可還沒有李冬兒這種懟人的大白話來得入心入肺。

“那可不行,我啊,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貪生怕死,好吃懶做,得理不饒人,沒理橫三分,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種地了。”

這真是李冬兒發自肺腑的想法。

不貪生怕死怎麼會苟了這麼些年。

不好吃懶那就直接偏安一隅做個日夜勞作的農家婦了。

從來不是聖母還有點潑婦的潛質,以前同學給她的外號就是懟懟子。

至於做官,知易行難。

這是一整個國家,可不是一個養成遊戲,趙匡胤沒有她,不也好好的。

北宋南宋都是宋,不過是後世人給做了個南北的劃分。

這個國家,國祚延綿三百多年,僅次於漢武帝的漢朝。

在中國的朝代史上排名第二,還是無可爭議的被評價為軍事最弱的王朝,四麵俱敵。

遼國,契丹人。

西夏,黨項人。

大理, 白族人。

金國,女真人。

西州,回鶻人。

黑汗王朝,突厥人。

蒙古帝國【元朝】,蒙古人。

哪一個政權都不是省油的燈。

她大概記得就這幾個大點的,前前後後的貫穿整個南北宋。

而這會,她自己身在的這宋國,也僅僅隻是打下了中原腹地,其餘北漢,後蜀,南唐,南平,吳越,都還沒平。

就這樣,整個宋朝還活了三百多年。

以軍事力量雄厚著稱的遼國,都沒熬過宋國。

南宋最後的階段,能人輩出,頑強的抵抗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幾次大軍壓境都熬過去了。

最末繼位的小皇帝隻有八歲,被大臣保護著,且戰且退,文天祥途中被俘了。

群龍無首,崖山海戰打得極為慘烈悲壯,最後將士一個不剩,南宋大臣抱著小皇帝跳海,宋朝才畫下了最後的句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武力薄弱的國家,頑強的活了三百多年,靠的完全是人的底蘊,宋朝的曆代皇帝統治下的大宋國民的底蘊。

即使趙匡胤以後的皇帝昏招頻出,也還是堅挺的立住了。

她所能做的,就是守住這一畝三分地,把稻種改良出來,保住趙匡胤,保住她眼前即將到來的太平盛世,讓老百姓過得更好一點點。

再遠一些,她管不著,也管不了。

“嫂子太謙虛了。。。。”

趙匡胤一臉黑線,李冬兒這評價來得猝不及防,當得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自黑了。

“不謙虛,實話,我像是個謙虛的人嘛,你看我這木石村,弄得多好,地方大,住得也舒坦,我就踏踏實實的種地。

這要是去了京城,得罪人多,稱呼人少,怕不是要被人套麻袋,還當官?麻袋都不用了,唾沫星子掃一掃就能把我給淹死了。”

“哈哈哈!”

阿離在一邊爆笑,還邊笑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