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說完需要先弄的東西,又就著菜譜,把價格做了些調整,不到半個時辰賀樓的事就確定了下來。
十一月初二開張。
初四正是杜太後的生辰。
到時候還可以做一次與民同歡的賀典。
開業前期,關羽長跟李冬兒並著蔡嘉上也要去一趟京城,該調整的調整,該改的改。
等收完稻子,木石村這邊就是需要李冬兒把酒樓裏的人調教出來,從大廚到跑堂小二。
也就是那些年輕力壯的內侍。
到時候就一並帶過去京城。
攏攏總總說完,李冬兒跟蔡嘉上各有各活全部都記了下來。
合上了記事本,李冬兒才抬頭直麵趙匡胤,鄭重的問道:
“晉王一事,二叔準備怎麼辦?”
“嫂子有什麼想法?”趙匡胤反問。關羽長的意思很明顯了,他就想知道李冬兒怎麼想。
“我,我就是一小肚雞腸的女人。
今天我做這麼些個事,勞心勞力,自然有我的理由。
我們都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現在過好了,就希望大家都好。
學石將軍他們躺平了每天花錢過日子誰都會,我做不來。
我也不跟你虛頭巴腦的說官家您英明神武,文成武德,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能把這位子坐個萬萬年。
人總有一死。
不過是老關跟二叔你兄弟情義,我跟賀妹妹也姐妹情深。
昭哥兒我是護定了,賀妹妹就留下了這麼一個,我不會看著他沒有好下場。”
李冬兒語氣平淡,一個字也沒提晉王,但趙匡胤也聽出來了話語裏含的狠厲,隻得訕訕地說道。
“這,這可真是意氣用事了。”
“義氣怎麼了,女人天生不講理,我們講的是情,晉王他把昭哥兒給帶歪了,我就敢去京城直接剁了他,這話我就放這裏了。”
李冬兒話接得斬釘截鐵,也指名道姓。
趙匡胤忽的就想起關家兒郎說她娘讓四郎去砸了關可人所嫁的蔡家。
直接就默了。
能做得李冬兒姐妹的人,都是有福的人。
賀氏,有姐妹如此,怎麼就能早早去了留他一個呢。
沉默半晌,趙匡胤就開口道:
“嫂子,我把德昭留你這兒吧,不求讀多少書,把身體養好了,人興許也靈活點。把你這股子老子願意的勁也傳授一二。”
“別,交給我沒問題,給我個準話,我不是那些個好糊弄的,我家規矩,接受任務講標準,二叔是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昭哥兒,儲君,太子,那麻煩您給個名分,落到文字上,我就按這個來教。要是個閑散皇子,哪裏還有什麼老子願意,就剩苟著過日子了。”
“自然是儲君,太子。宮裏的大儒,越教越老實,愁得我!”
趙匡胤也沒細想,直接脫口而出,說完自己心裏也鬆快了。
“瞧您那點出息,愁什麼,長歪了扭回來就是了,那就這麼說定了,來,嘉姐兒,紙筆來一份,口說無憑。”
李冬兒心裏直接樂開了花,今兒個也是兵行險招。趁著好感度拉滿,把這事落定了,比什麼都強。
她鞭長莫及,按趙匡胤以往對他弟那個包容的勁頭,難保不會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