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這就給一個人喝,要不然不都喝別人口水了麼!”
關四郎給關老太太解釋道。
“我來試試!”
關五郎有點興趣,他的活不像其他人,都在室外,基本都是室內呆著,做賬,研究數學,有時候想換換腦子,點茶這個挺適合。
“五哥,我給你碾茶好不好?”八郎也自告奮勇。
“行!”
五郎學著蔡嘉上的樣子,一步步的操作下來,最後收獲一杯雲腳散。
“哈哈哈,五哥輸啦!!不入流那種輸!!”六郎拍手給五郎喝倒彩。
“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關羽長這種坑兒子的爹也送上一句。
“茶不好!!我家五郎跟八郎最棒了。”關老太太無條件護孫。
“娘,咱不帶這麼虛的。你看,那湯花還是有的,白色,茶是龍鳳團茶,太後給的。”
李冬兒實事求是地說道。
“呃,好吧,茶好,水好,沒得賴了。”
關老太太同情地看了一眼五郎。
“你爹你娘都拆台子,祖母愛莫能助。”
“色純白,表明采茶肥嫩,蒸茶時恰到好處;
色偏青,蒸茶火候不足;
色泛灰,蒸茶火候已過;
色泛黃,采茶蒸茶不及時;
色泛紅,最後麵的烘茶焙茶過了火候。
咱們家的團茶是一等好茶。
如果沒有出咬盞,就是,碾茶,點茶,點湯,擊拂這幾處出了問題。第一次,可以起湯花,就不錯了,多練幾次就有了。
有時即使茶質雖差,但後麵幾項做好了,也能取勝。
所以鬥茶需要知道茶性、水質,手法,無法一蹴而就。
不過,我也覺得舅母的炒茶味道更適口一些。還簡單好做。”
蔡嘉上總結道。
“對吧,起碼沒渣渣,喝完喉嚨口甜甜的,也不用使勁漱口。”
李冬兒不能再同意了。
“除了鬥茶品茶之外,真正的鬥茶,還有兩項,要不要也說一說?”
蔡嘉上問道。
“說,都說,寓教於樂,今天大家都閑著,咱們也雅氣一次。”
李冬兒之前也是學過的,十幾年不玩,徹底還給了老師。現在重溫起來還頗覺有趣。
“品完茶,就是鬥茶令,也就是行茶令。茶令如同酒令,但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答不上或者不及時,這就當罰。”
“行完茶令,就是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
蔡嘉上又重新敲了一小塊團茶,還是一樣烘焙後碾成茶粉,加入一點沸水調成膏狀。
再點取膏狀茶在白色的湯花上畫畫,片刻間,白色湯花上就出現了一叢開的正歡的秋菊,伴著不老青鬆。
如詩如畫,如夢似幻。
“百戲,百戲,這湯花上麵的圖案,隨心所欲,潑墨山水,花鳥魚蟲,皆可成戲。”
“真好看!!”頭號蔡嘉上粉絲關八郎第一個說話。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趙德昭真心讚歎了一句。
宮裏姑姑有專司茶道的,他看過不少次,但還是蔡嘉上的最為賞心悅目。
“這句好,昭哥哥要教我,誇得好好聽!”八郎又粉上了趙德昭,雖然幹活不行,可是出口成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