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特意交代要做的功課,我們卻墊底了,娘會不會覺得我們給你丟臉了?”

即使被娘親誇了七郎還是覺得羞赧,又問道。

“傻瓜!如果老是第一,那活著不是累死了。”

李冬兒那是完全不讚同的。

第一這玩意,沒必要。

“可學堂裏有人說,他們爹娘要他們拿第一,頂不濟也要第三。”

關六郎也出聲說道,他讀書不過就是應景,每次考試考個中不溜的,像娘親說的,可以背不出來,寫不出詩,但必須要知道,做個知道人就可以。

可他的同桌是關捫,老拿第一,搞得亞曆山大。

“每個人生而平凡。神明眷顧,運氣加成,什麼都會,什麼都拿第一的人,萬中無一。

而且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第一永無止境。

娘隻希望大家從所做的功課裏麵學到一些東西,走出自己的道路。

這就夠了。

所有的最好,都不如剛剛好!

你們都是娘的剛剛好!”

李冬兒斬釘截鐵的說道。

學堂裏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像宋氏,對兒子的要求,就是必須第一。

這其實是處境不一樣導致的結果。

寒門學子,不苦讀,還能如何,不讀就沒有出路。像宋氏這樣,就算想土裏刨食,那也要有地啊。

李冬兒可以花個一千貫蓋個豬場給兒子養著玩,就算死一片,虧得起,就當學費了。

宋氏不行。

宋氏的兩個兒子,爭完了木石村的第一,還要去書院繼續爭第一,再到解試省試,每一個第一都是下一步的通關起步台階。

這會說起來比後世還好些,到了省試,考出來了就當官了,跨越階層了。

還是終身製的職位,除非謀反。

後世千軍萬馬高考上了個好學校,哪怕是高考狀元,也隻是剛剛開始。

畢業就失業的不要太多。

關家這些就現在站在她麵前的,關家的小郎君自不用說,各有各的定位。

趙德昭,那是官家兒子,蔡嘉上,那是被預定的官家兒媳婦。

已經完全不需要千軍萬馬殺出一條血路了。

“嘿嘿,我們都是剛剛好!剛剛好夠位置,再大點,娘也包不住了。”

八郎傻嗬嗬的往李冬兒懷裏鑽。

“對了,你們接下來的那個訂單打算怎麼辦,可靠麼,小作坊夠用麼?”

說半天,李冬兒想起一事遂問道。

這訂單就是最後包圓的大客下的,是夾馬營裏一家大戶謝姓人家的管事。

家大業大,據說是買回去給家裏的管事大丫頭媽媽等用的。

五郎是經手過處理張大河被騙一事的,怕上當,做了個背景調查。

熙居居然就是謝家的產業,在別的地方也有好多分店。

這會李冬兒問起來五郎就說得一清二楚,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小作坊肯定不夠用,所以我們幾個想著把我們幾個的零花錢湊一下,蓋一個造紙坊。娘,給點具體的支持唄?”

五郎腆著臉就替換了七郎的排頭位置,衝李冬兒笑。

“那你們現在有多少了?”

就知道你們無事不登三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