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論吃幾根綠豆冰棍(1 / 2)

去到了進士甚至一甲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

實打實的七八品官就當上了,天子近臣都是有可能的,除了俸祿,官家賞賜也很大手筆,成倍往上翻的免賦土地,還有免差使免徭役,

一條過稅法,本來就狠狠得咬了他們一口,這官紳一體再出來,褲子都給他們扒下來了,他們就得連臉麵都不要了。

想到這裏,李冬兒突然靈光一閃,問道:

“八郎要綠豆冰棍吃那一套?”

“可行?”蔡嘉上回道。

“大大的可行!”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李冬兒心裏默默的飆出兩句她的母語。

“我覺得其實官紳一體也是應該的,為官本就得了國家俸祿,大表哥寄回來俸祿表我看了,當官收入頗為豐厚。

讀書本也是為國為民,到頭來,卻變了味。隻是這會不合適。先試探一二吧。”

蔡嘉上也是心有感慨。

這兩年學堂擴大了一倍,呂蒙正跟溫仲舒教書教出了樂趣。

去年跟前年的兩試都沒有去。

還招呼了一批原本洛陽的貧寒學子過來任職。

大部分都是過了解試的舉人,小官看不上,就沒有去選官,過來教書掙點趕考的拋費。

蒙學堂正式更名為大馬山書院,還搬到了半山腰。

附近幾個村子的人把小孩也送了過來讀書。

還有夾馬營幾個小書院的學生,風聞大馬山書院學風好,老師好,也轉了學過來。

今年秋天是最後一次恩科,大馬山書院老師連同幾個得意門生都要去赴考。

這些學生包括老師,蔡嘉上冷眼看著,大都誌向僅僅是光宗耀祖之流。

跟聖賢定義的讀書人的本分相距甚遠。

“先謀生,再榮生,進而樂生,不要太過苛求了。”

李冬兒拍了拍蔡嘉上的手。讀得聖賢書太多,理想化了。

“哎喲,柔若無骨,真好摸!再摸兩下!!昭哥兒可太有福氣了!”

蔡嘉上。。。。

“老師那邊,舅母為什麼不篩選一二?”

“咱家魚塘裏,有好幾種魚,有些喜歡呆下麵,有些喜歡呆上麵,有些吃這個,有些吃那個,有些魚不愛動,有些魚滿魚塘裏串。沒有愛動的魚,久而久之,魚塘就成了死水。”

李冬兒隻舉了實際的例子。

無菌室倒是幹淨了。

她可以創造一個最好的最公平的最清明的環境,但放出去的人,活不過三集。

“受教了。”蔡嘉上明白了。

~~我是好久不出現的分界線~~

“州牧縣令,乃近民之官,吏治初始之也。

更有錢糧實物,尤重,顆粒皆民脂民膏。

增幾分則民受幾分負累,減幾分則民沾幾分恩澤。

前有請加火耗者,我不允其請,實不願累民至此。

今火耗各州府任意增加,並沿襲成製,民困窘則國不寧。

此事斷宜於今禁止,若再有巧立名目,私下加贈火耗,上司察劾,科道糾參,必從重從嚴治罪,嚴懲不貸。

今有官紳一體納糧並一條過稅法,我欲推行。諸君有何良法?”【注一】

建隆四年,夏。趙匡胤當朝問詢。

“本王隨官家常年征戰, 於民間生計無不深知。現荊南,江陵等地,田野小民俱係與有身家之人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