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老百姓唯一的出路,真的就是咬緊牙關,舉全族之力供出來一個讀書人。

這個讀書人不需要有什麼能力。

四肢不勤,沒關係。

五穀不分,沒關係。

甚至品性不行,能力不行,都沒關係。

隻要有這個名頭,不管官當成什麼樣,起碼族裏還有個可以依附的官,免賦稅,免徭役。

所以往往讀書人除了讀書一無是處。

所以才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

所以,官紳一體納賦,反的是整個時代啊。。。。給雍正大大點一萬個讚!

您老人家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怪不得死得這麼早。

李冬兒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後世總是評價封建社會,百無一用是書生,她也有這種固有概念,還是太淺薄了。

這就是時代的產物。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至於官紳一體什麼的,她原本還幻想著,有可能在剩下的幾國收回以後實現。

現在看來。

改製之道,漫長兮修遠兮。

“嘉姐兒這話本裏,還有未盡之意呢。書裏沒有明說吧?”

深刻的反省自己後,李冬兒問蔡嘉上,話本她沒看過,就聽蔡嘉上寥寥幾句,就覺得裏麵的貓膩還有好多。

“嗯,沒有明寫。

酒曲本就是發物,如何確定敗壞。

是拿到的時候本就是壞的,還是在路上存儲不當壞了,還是送到時壓根沒壞。

都沒說。

隻一句帶過。

第一次服差役沒有完成,第二年為什麼又來了第二次派差也沒說。”

蔡嘉上點頭答道。

“官衙的人搞的鬼?嘭!!!”

趙德昭聽懂了,氣的握緊了拳頭狠狠的砸在桌子上。

“說不好,也許是地方府縣裏的人搞得鬼,也許真的是時運不濟。無從追究。”

官字兩個口,這就是沒地說理去的地方。

縣官不如現管,這中戶人家要是平時不會做人,又有幾個錢,官衙裏的人中間運作一下,差役一派,抵押金的三百貫,沒有貪汙受賄,沒有強取豪奪,穩穩入袋。

三年才核查一次戶等,卡住時候再派一次差役,把人直接逼死,連後患都沒了。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有點背景的衙前把地方官衙坑了也是可能的。

這衙前押送的,也不僅僅是酒曲,還有糧食,銀錢等等,什麼都有。從京城押到地方,或者從地方押到京城。

這押送物,衙前取走的也不可能拆了全部驗過,同理,接收的那邊也不會全部驗收。奸猾一些又有些許背景的衙前以此謀利也是可能發生的。

所以才說,這樣的差役,漏洞太大。”

李冬兒回道。

“那該怎麼辦?”

趙德昭傻眼了。

“呃,這就不是我考慮的問題了,宋國是你家的,需要你好好考慮,你跟嘉姐兒慢慢想,總能想出法子來。”

李冬兒一攤手,她決定了,再不給這倆小的任何提示了。

最多就是分析一二正在發生的事情。

她有她本身的局限性,一個不小心再把人帶溝裏去了。

今天又慚愧了一把。太膨脹了,收,必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