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動也得動,再這樣下去,漢子們要娶不到媳婦了,這人口怎麼增長。大把的土地在等著人種呢。”

雲州拿下了,可沒人,那不是等於白養著兵馬麼,趙匡胤心塞。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汴京跟周邊都富了起來,家有餘糧有餘財,一個不小心就成了中等戶。

一整個朝廷的田賦稅大頭都在中等戶頭上,差役也多數都在他們頭上,怨不得他們不想晉等。

“給你們講個不是笑話的笑話,今年春,有州裏派了一個衙前來京城,所繳納得隻不過是黃金七錢。。。這千裏迢迢的,一路食宿,坐車坐船,搭進去的比七錢黃金多多了,我都無語了。”

這都是什麼事啊,摔!!

趙匡胤真的是被雷到了。不改不行,就隻能改。

“送黃金七錢,這都是美差。起碼不破家。”

李冬兒覺得這就是笑話,朝廷的笑話。

“我們先從總的說起吧。”

謝嘉上沒發表意見,隻是拿起了紙筆,

“好,你來說。”

“職役裏分幾類。

衙前專管倉庫驛站、場庫、水陸運輸。

裏正、戶長、鄉書手,這些人收稅,總納戶數。

耆長、弓手、壯丁,這幾個總著當地的安治,抓賊,巡街。

承符、人力、手力、散從官,就是給當地州縣官員跑腿的。

孔目官、雜職、虞侯等胥吏,跟上麵差不多,也是做些衙門裏的雜活。

前麵三類不能少,且不提,這跑腿跟雜活的,重重疊疊的,沒必要把人弄過來白等活,家裏地裏的活反而不夠人手了,砍掉一半比較合適。再不然官衙裏招募固定的也比這樣服役的來得踏實。”

謝嘉上還是照樣畫了格子,在最後兩項人數裏畫了個記號。

“少一些人倒是無所謂。你接著說。”

趙匡胤摸著胡子回道。

“現行的是差役法,動了之後,姑且稱之為免役法吧。

第一,戶等不變,維持原來的上中下。全部按戶等收免役錢。

第二,官戶、女戶、寺觀、未成年,交一半免役錢。

第三,城市每三年,鄉村每五年,重新核算戶等。

第四,所有交上來免役錢專款專用,拿來招募役夫替大家服役。上麵說的各種職役全部都可以招募服役,服役期一年兩年三年待議。

第五,象裏正鄉長弓手之類的, 當地遴選,上等戶輪流擔任,一年一輪換,從免役錢裏出工錢給他們。

隻要上中下都一樣,大家不擔心成了中戶就要服職役,也就沒什麼析產生分,更不用特別厚嫁了。

老百姓,不是被逼到了一定份上,聚族而居,共財同享,整個大家才能過得更好,生分,純是逼不得已。這其中多出了多少支出。”

我暫時想到的也就這麼多,真的能用了,再看著州縣情況,再調整。”

說完,謝嘉上也寫完了,放下了筆,把墨跡吹幹遞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覺得自己接過來的紙像有千斤重,這跟一條過稅法一樣,薅上了大戶的羊毛,連官戶都要交一半免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