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那不至於。”

趙匡胤哈哈大笑,底線一直都在。

“再窮苦潦倒下去就至於了,到現在我看見白菜都想吐。那會真的是小蠻腰,哪裏想得到有今天這樣的時候。要不是遇到了郭將軍的軍隊。”

阿離吐槽加感慨,人的一生啊,命運總是那麼的讓人說不出個二字。

“太祖啊,我願稱他為老師。”

邊走邊說的兩個人走進了書房,坐到了熟悉的位置,趙匡胤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他跟阿離如喪家之犬一般打道回府,兩個壯年的漢子瘦得加上來不知道有沒有現在一個重。

都快到家了,就遇到了郭威要出發去平叛的軍隊。

這才知道,就他離家的這段時間裏,皇帝又換了一個,三大重鎮節度使不服,聯合謀反,新皇帝不願意用郭威這種經年老將,派了些毫無知名度的人領軍平叛,打了半年,叛軍依舊堅挺。

朝廷卻是看不下去了。

新皇帝不得不去被請回家賦閑的郭威出馬,這才有了郭威就地招兵買馬。

“太祖當得,智勇雙全。”

阿離跟趙匡胤心情類似,年少輕狂,愛麵子,越是離家近越是不想回,毫無建樹,怎麼回,怎麼給家裏人交代。

遇到太祖的平叛軍的時候,兩個人有誌一同的就去了,報上趙老爹的名字,見到了郭威。

太祖那會位高權重,能見他們已經是讓他們感激涕零了。

趙匡胤出去感受了一回人情冷暖,跟郭威隻請求當個大頭兵。

郭威很給趙老爹麵子,最後收了他們當親兵。

從此南征北伐,看到了山高海闊,學到了智謀韜略。

“我沒有老師的耐心跟耐性。”

回憶前程往事,讓趙匡胤覺得恍如隔世,心中那些得意收了起來。

如郭威,如柴榮,那才是真正的將才,明君。

“嗯,玩兒得好!”

阿離作為家仆,不像趙匡胤一直緊跟郭威,沒有那麼深的感情,當時郭威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很是不走尋常路。

到了現在回頭看,隻能誇一句,深謀遠慮!

趙匡胤也僅僅是學了個皮毛。

郭威在劉知遠時期位高權重。

職位是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劉知遠短命,後麵當皇帝的劉承佑繼位後就想找機會削弱郭威。

削不掉,就想除掉。

郭威想不想當皇帝另說,畢竟家人在劉承佑手裏,本想息事寧人的原則,郭威的姿態還是放得還很低的。

可新皇帝不講道義,把郭威的全部家人殺了,一個不留。

逼得郭威最後隻能是黃袍加身,反了。

這中間的曲折,說出去都是一部大戲,他跟趙匡胤就在現場看著大戲上演,他沒學到啥,趙匡胤卻是學到了。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沒問過。”

阿離忽而想起當年的疑問。

“你說。”

“為什麼那會你就突然跑去世宗處呢?不過是個養子,又沒啥威望?”

“呃,看門,多無聊,你看關家三郎,無聊得都去做小報了。誰能想到太祖死了,世宗上位了,然後世宗也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