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皮了一年多,終於定下來了?”
九壽給李冬兒讀邸報的時候,李冬兒正在給溫室裏的水稻去雄。
“嗯呐。”
小小少女模樣的九壽紮著馬步,手裏舉著邸報。
“腿不直可是不算進紮馬步的時辰裏的哦。”
李冬兒抬頭,放下手上的小鑷子,伸了個懶腰,順便提醒九壽。
“眼睛花了吧,我來幫娘去雄吧。”
九壽馬步反正是紮慣了,就是單單紮馬步有點無聊。
“毛毛躁躁的,我不放心。”
“安啦,我下手快狠準。”
“那你來,紮著馬步剪就給你少算半個時辰。娘的眼睛是不行了。看一會就暈乎。”
李冬兒把小小的鑷子遞給了九壽。
雜交的第一步是去雄。
沒有後世高科技狠活,隻能用最原始的的去雄的方法。
拿小剪刀把穎殼上部剪去,但不能傷害到花裏麵核心的器官。
然後用小鑷子把六個雄蕊一個一個除去,留下雌蕊。
精密程度類似做眼科手術。
就靠著這樣的眼科手術一批一批的雜交水稻在這間小溫室裏誕生了。
溫室跟育秧室很像,屋頂是七郎用棉花加紙漿炮製出來的透光棉紙。
當地人的竹匠給搭了個可移動的房梁架子,糊上棉紙之後,保溫性能很好。下雨天就換成油布頂罩,始終保持溫室裏的溫度在稻子最適合生長的區間。
李冬兒做雜交的實驗就全部可以在溫室裏進行。
托瓊崖天氣一年如夏的福,去年年底,第一批穩定性比較高的雜交稻種就在大田裏種上了。
“老師。我們來了。”
九壽剛剛弄了不一會兒,司農寺的人跟李冬兒木石村的學生就過來了。
“嗯,好,接手把這些都去了雄。大田裏怎麼樣了。有蟲?”
“嗯,還是得攔著點。
我跟護衛說了,種棉花的那群人再過來,一定要讓他們換了衣服。像是他們帶過來的,大田有幾株根部那裏爬上了小蜘蛛。
我們清掉了,也單獨隔出來了,希望不會擴散出去。”
四郎回道。
“嗯,行,春生跟我過來,你們去那邊把剩下的弄完。”
“是,老師。”
“你今天再試試溫燙去雄,溫水四十五度,浸泡三分之一刻,雌蕊跟雄蕊,對溫度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
四十五度雄蕊就沒活性了,雌蕊沒事。
還有剪穎灑水,明兒看看是不是雄蕊變成褐色了。”
“好的,老師。”
看著學生們操作,有手勢不對的,李冬兒就上前指正。
等溫室裏這一批稻種去完了雄,李冬兒拍拍手,把大家攏了過來,繼續下一步教授。
“稻子雜交,是水稻育種的第一步。
這邊的是母本,那邊的是父本。那邊的父本,編號你們也編上了,特性各異,都要記牢,這個我隨時會考試。
每個人雜出來的最好不一樣,到時候才有比較的樣本。“
“做雜交的時候要記住一點,特性要有結合點,適合我們國內的某個區域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