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補上柴大大的故事。

從根上說趙匡胤其實深受柴榮影響。

比如: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這種基本國策。

柴榮。

15歲從軍。24歲成將。33歲承皇。39歲薨逝。

在位時間很短,隻有六年,卻留下了各種美名。

他的出名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宋朝黑粉的襯托,無數人在想象,假如他沒死,後麵就會如何如何。可惜曆史沒有假如。

說回柴榮。

柴榮與郭威之間的淵源:

柴榮的姑姑柴氏,原後唐莊宗李存勖宮裏的嬪妃,而郭威是莊宗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李存瑁死後柴美人被遣散回家,然後就嫁給了郭威。

【此處其實浮想聯翩。。。。格林格林的。。。】

郭威幼時先喪父後喪母,是姨母養大,這個素質教育很是一般。

柴氏嫁給他之後改了他酗酒,打架,鬥毆的習性,又教郭威讀書識字。

本說得上和和美美的小兩口,可柴氏始終無子。

這個時候柴榮就粉墨登場了。

柴家本是望族,經商起家,柴氏就是在有錢那會入的宮。

到了下一代,也就是柴氏的侄子柴榮這一代,家道中落,柴榮被迫前去投靠姑父郭威。

柴榮到郭家時,郭威隻是有點武勇的普通人,家裏也並不富裕。柴榮天生實務能力強,年紀雖小但卻可以販賣茶葉幫補家計。

於是順理成章的,柴榮就成了郭威的養子。

【所以後世說柴榮出身的時候會說~小茶葉販子】

成年以後,柴榮放棄經商,跟著郭威一起進入了部隊。

然後在郭威的築寨之戰中結識了趙匡胤。

當時的這兩個人,誰都沒想到郭威即將由樞密使成為皇帝,還是個短命的皇帝。

同樣,柴榮也沒想到自己也很快成了短命皇帝中的一員。

趙匡胤更不會想到未來自己也會成為皇帝。

前文說過郭威的全家都被老劉家的皇帝殺了,但柴榮當時是跟著出征了,逃過一劫,而郭威的親生子(此處指庶子)則一個不剩。

這位老劉家皇帝,從根上說,是趙匡胤的第三位未曾謀麵的貴人。

他把趙匡胤的路踩得那叫一個平穩,老劉家真的無形中給老趙家建宋出了不少力,當然老劉家後來搞的北漢也頗給趙匡胤添了不少堵。

郭威登基後,柴榮這口冷灶,趙匡胤燒上了。

說不好具體原因,單純的惺惺相惜,還是兄弟情誼,還是豪賭,無從考究。

但柴榮當時的境地真說不上好,說是郭威養子吧,但養子常年在外,還因為有人從中作梗,一年都見不到郭威一麵。

郭威還有一個侄子也在軍中,說起來威望比柴榮高多了。

柴榮登頂純粹就是郭威強力交棒。

至於郭威選擇柴榮的原因,後人說的是愛屋及烏,因為深愛柴氏所以把位子給了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柴榮。

瓜推測,人以群分吧,郭威看好柴榮,柴榮又看好趙匡胤,這事應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磁場問題。

因為軍中威望不足,柴榮位子都還沒坐熱,就遇上了北漢和契丹聯合打後周。

柴榮隻得親自上陣去證明自己的能力。

雙方在高平打了一場惡戰,史稱“高平之戰”。

此戰中趙匡胤嶄露頭角,在右路軍將領怯戰潛逃的關鍵時刻,與當時的殿前司都點檢張永德帶領部隊一左一右。

純粹的以命博軍功,不要命的人,贏了。

柴榮通過高平之戰,樹立權威,坐穩皇位。

之後趙匡胤就升官,成了殿前司都虞侯。後來柴榮還讓趙匡胤負責後周禁軍的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