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做一筆大買賣(1 / 2)

宋安安吃過餛飩,想要買點回去跟家人嚐一嚐,問老板能不能買些生的餛飩回去。

老板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要求,十分詫異,“你說啥?你要買生餛飩?”

“對呀,我覺得你們家的餛飩味道很好,我想買回家去給家裏人嚐嚐。”

老板的眼睛一亮,對呀,他以前怎麼就沒想過可以賣生餛飩呢。

他原本是挑著爐子,走街串巷的去賣餛飩。

後來年紀大了,這麼滿大街跑實在太累,手頭上也攢了點錢,所以賃下這個鋪子。

誰知道鋪子開起來,生意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冷清了。

他問過來店裏吃的老顧客,都說他們家的餛飩最地道,用料足,味道好,沒的說,就是離得遠,不方便。

還有的說家裏人還想再吃一口他家的餛飩,就是太忙了,脫不開身。

要是店裏賣生餛飩,讓他們買回家自個兒煮,也是一條出路。

就算買的人不是很多,也是一筆進項,可比在店裏幹等著強。

“姑娘,你要多少餛飩?”

“先給我來三斤吧。”

老板詫異,這姑娘要的也忒多了。

他小心的提醒宋安安,“姑娘,一斤餛飩要四十文錢,三斤就是一百二十文錢。”

宋安安數出錢來給他,老板馬上去後廚給她稱出三斤餛飩。

為了感激她給自己出了這個好主意,他還送了宋安安半斤。

宋安安謝過他便出了店,把餛飩放進商城,立刻前去找自己的生財之道。

她原本是打算賣豆芽,豆腐之類的東西,沒想到鎮上賣豆腐的還不少,除了豆腐,還有豆腐腦。

賣豆腐的還會挑著擔子四處叫賣,她是做不來這樣的。

走了大半圈,她發現那些方便上手的小生意都有人在做,而且人都比她能吃苦。

她越來越發現,古代人和現代人最大的區別,在於時代環境造成的觀念不同,生產力限製了他們的創造力,而不是智力上的區別。

現代人由於傳媒的廣泛傳播,能夠接收到更多的知識,所以看古代人的時候,覺得他們各種落後。

其實要是他們能接收到同樣的訊息,未必就會比現代人做得差。

宋安安邊逛街邊想,過了好半天,覺得自己還是賣茶葉蛋的好。

這東西投入少,而且還很輕便,不需要用太多的東西。

現在天這麼熱,她隻要用盆子裝著茶葉蛋就行,很輕便。

想好了之後,她走到一個僻靜的巷子,在商城買了一支眉筆和一麵鏡子,拿起眉筆對著鏡子描描畫畫。

過了一會兒,人看起來已經變了一個樣,粗粗的的眉,臉上帶著很多的雀斑,幾乎看不出她原本的模樣。

她把鏡子給收起來,這才背著背簍去到米店。

店小二沒事可做,正準備打盹,餘光看見一個人影閃了進來,他立馬站直了身子。

見到是個姑娘,身體又放鬆下來,“姑娘,你要買點什麼?”

“我想買粟米和粳米。”

店小二以為她就買個八斤十斤,說得隨意,“咱們這兒的粟米一斤九文,粳米一斤六文,你要多少?”

“粟米和粳米各要二十石。”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四十石就是四千八百斤。

那店小二以為自己聽錯了,瞪大眼睛看著她,“你說你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