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村長和王村長嚇得不輕,跑來找宋父討要主意。
宋父哪裏有什麼好辦法,人家那是王爺和皇上打仗,他們一群平民百姓,又能怎麼樣呢。
幾個人湊在一塊兒發愁。
唯一感到慶幸的是,他們早早準備好了糧食,即便打起仗來,也能支撐幾個月。
“你們是不是早就知道要打仗,所以才早早叫我們備下糧食?”
這事宋父哪能承認,“不是,我們哪能知道要打仗。
當初讓大夥兒買糧,真的隻是怕糧食漲價,大夥兒買不起糧。”
沈村長狐疑地看著他,雖然不大相信他的話,不過他沒有證據證明他在說謊。
既然他這麼說,便這麼相信吧。
豐縣很快就亂了起來,聽聞皇帝下了死令,斷了通往青州的一切關卡,目的就是為了逼迫淮南王投降。
很多人對淮南王沒有信心,縣城有不少大戶出逃。
淮南王沒有限製人出逃,據說不隻是豐縣,整個青州出逃的人很多。
看著豐縣亂成一團,宋母憂心忡忡,“這可咋辦?咱們這回能去哪兒?”
他們才剛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沒多久,沒想到這麼快就又亂了。
要是真的打到青州來,他們還真不知道要退到什麼地方去。
大堂嫂說道:“現在城裏太亂了,咱們要不要先不開店,回家躲躲?”
宋安安也是這麼個意思,現在城裏情況混亂,有不少人渾水摸魚,趁機打砸搶掠,在這時候開店確實比較危險。
“行,就這麼辦,我們就先休息幾天。”
他們把店給關了,跑回小興村躲著。
村裏人對淮南王的事議論紛紛,不少人罵淮南王有好日子不過,非要造反,鬧得大家不得安生。
可在宋安安看來,淮南王還是有格局的,至少他不會把老百姓生生綁在青州,誰願意離開他並不攔著。
這一點足以證明他寬厚,比殘暴的皇帝好上太多。
他們在小興村閉門不出,不過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也不算大事,是頗為奇怪的一件事。
陳常勇居然要休了宋榮榮。
聽到這事的時候,大夥兒都非常詫異。
當初宋榮榮鬧出那麼一樁醜事,陳常勇都堅定不移的娶她。
二人成親之後,宋榮榮並沒有犯下什麼大錯,陳常勇卻想要把人給休了,大夥兒怎麼能不驚訝。
宋二嫂本來不是那麼八卦的人,不過跟宋安安提起這事的時候,說得那叫一個活靈活現。
現在宋榮榮回家哭鬧,宋二嬸覺得自己的閨女白白被人糟蹋了,要到陳家去給宋榮榮討回公道。
可宋二叔攔著不讓她們去,這會兒母女倆正跟宋二叔鬧騰呢。
宋安安:“那爺爺奶奶怎麼說?”
“爺爺奶奶說他們年紀大了,管不了這事兒,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宋安安覺得宋老頭他們終於下定決心了,那就好,年輕一輩的事兒,就讓他們去自個兒去處理。
她想得很好,可有人不是這麼想的。
宋二嬸當天就來找她,說是讓她跟到陳家去,幫他們討回公道。
宋安安聽後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她這腦回路是怎麼長的,就算再怎麼樣,也不至於會求到自己頭上來吧,她跟宋榮榮的關係很好嗎。
“二嬸,你沒說錯吧,你讓我叫上大堂哥二堂哥他們,跟你一塊兒去陳家?”
“安安,我知道我以前有些事兒對不住你,可你這一回一定給榮榮做主,你要是不幫忙,榮榮這一輩子可全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