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哲思壇(5)(1 / 3)

不吃虧的是聰明人,能吃虧的是智者;

拿得起的是聰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

注重細節的是聰明人,關注整體的是智者;

聰明人想改變別人,智者卻順其自然;

人若聰明能帶來財富權力,人有智慧能帶來歡樂;

聰明見於耳眼,所謂耳聰目明,智慧全靠心靈,人言慧由心生;

聰明人做生意力爭筆筆賺錢,智者得失榮辱不斤斤計較;

聰明易被聰明誤,智者大事不糊塗;

聰明與生俱來,智慧後天所致。

(第一百八十七節 青石對話佛像

台階上的青石問佛像:“同是石頭,為什麼你受膜拜,我被踩?”

佛像回答說:“你成為台階受了四刀,我成為佛像卻受了千百刀,人們拜的是我的苦難和修行。”

所有經曆與挫折,都是對自己的修煉。

(第一百八十八節 愛所有人

經常被人指責,說明你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

真正認識你的人,除了朋友就是你的對手。

要重視對手,因為他最早發現你的過失,要感謝對手,因為他使你堅強起來。

第二的位置比第一的位置更有安全感,支持別人更可以獲得安全。

得勢的時候朋友多但真的少,失勢的時候朋友少但真的多。

得勢時離你最近的人,可能就是失勢時離你最遠的人。

人們之所以不喜歡出風頭的人,是因為這種人妨礙自己出風頭。

被別人嫉妒說明你卓越,嫉妒別人說明你無能。

做好事的時候常常不被人們提起,做錯事的時候常常不被人們忘記。

愛所有人,信少數人,不欺負任何人。

需要撒謊的時候盡量沉默,不得不撒謊的時候盡量不要傷害別人。

幸福就是好的身體和壞的記憶。

友情常常被友情出賣,愛情總是被愛情傷害。

(第一百八十九節 智與慧

智慧是兩個詞:

急中生智,定靜生慧;

智是一種能力,慧是一種境界;

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減法;

智是知道如何進,慧是懂得怎麼退;

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

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

(第一百九十節 悟到即快樂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人,悟道有三個階段:看破、放下、自在。悟到即快樂。

(第一百九十一節 活在當下

過去讓人懊喪,未來讓人彷徨,在左右為難、進退不得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扮演好當下的角色,隱忍地做好手中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處不自在

一、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萬物皆不變,心不變則世間萬物皆不變。

二、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自花清,秋到葉飄零。

三、示弱而不逞強,示拙而不逞能。

四、不懂裝懂是聰明,懂而裝不懂是智慧。

五、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六、身做好事,言說好語,心存好念。

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

八、心中有佛,在家也是出家;心中無佛,出家也等於在家。

九、君子相交,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第一百九十三節 最高最美的境界

禪無字,愛無言,家無礙,友無偽,來無執,去無悔,此乃人間最高境界;

未老得閑,未富得樂,未求得應,未謀得道,這是人生最美妙境。

(第一百九十四節 堅持

在溪水和岩石的鬥爭中,勝利的總是溪水,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

(第一百九十五節 最難

戰爭和戀愛,是開始容易結束難;

探險和創業,是結束容易開始難;

婚姻和借錢,是開始和結束都難;

最難的是猜人心思,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永遠都難。

(第一百九十六節 品味男人

品味男人,不是身份的顯赫,不是無休止的爭論,不是小氣的斤斤計較。

品味男人,是不怒自威的氣魄,是虛懷若穀的胸襟,是雄才大略的眼光。

(第一百九十七節 奮鬥的過程

人生的奮鬥,不在於結果,過程使人生路上風光旖旎。人生是一個酸甜苦辣的大雜燴,成功失敗相互滲透,構成多姿多彩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