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蓮嘴仗贏了,但並沒有覺得多舒服。
她見武將軍也一直未說話,便福了福身道:“奴婢告辭了。”
武將軍本想出聲攔著她,但又覺得有些唐突,便出聲說了句:“以後可以經常來將軍府看安安,我不會硬要求你怎麼樣。”
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他不會強求別人都按他的方式來。
秦蓮頓了頓道:“多謝將軍。”
說罷,她便匆匆離開了這裏。
武將軍歎了口氣道:“皇上、皇後娘娘,你們還要躲多久?”
暗處突然被點名的兩人:“……”
寧晚震驚的從暗處走了出來,向墨澤吐槽道:“你不是說別人不會發現嗎?”
墨澤:“……我的。”
武將軍笑著解釋道:“不是皇上的問題,是我自幼習武,對周圍環境很敏銳。”
墨澤或許能藏匿的不被他發現,但是皇後娘娘可就不行了,她畢竟沒有習過武。
墨澤誇道:“武將軍的武功確實很好。”
寧晚調笑道:“難道是因為心中無女人,拔刀自然神?”
武將軍啞然,複而又笑道:“娘娘這個說法很有趣,不過好像有那麼幾分道理,我一直未娶妻也是覺得太麻煩了,耽誤習武。”
他有軍營裏的那群兄弟就夠了,如今又多了一個兒子,也不愁後繼無人,更沒有可擔憂的了。
寧晚本來也是帶了點試探性的詢問,沒想到武將軍還是這個回答,一副妥妥的單身主義者。
她突然覺得他們這一對好難成了,沒有林夕那對互相相愛,就隻能任由他們順其自然的發展。
武將軍跟他倆聊了幾句話,也告辭回了府內,他已經給武安請好了夫子在給他補習功課,過段就送去七星武院讀書。
他的兒子,長大也要像他一樣,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
蔣知允和林夕的婚宴結束後,寧晚和墨澤悄悄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
宮內少年們還埋在奏折堆裏研究如何改革新政,日夜不休。
大燕國,景泰元年,新皇登基,冊立太子,百官上下整頓,肅清朝綱。
景泰三年,大燕國十二歲的二皇子墨承彥在中了武舉案首後勢如破竹,一舉拿下武舉解元郎的排名,朝野上下直呼其為百年難遇的練武奇才!
景泰四年,十三歲的墨承彥在武舉考試會試中奪魁,獲武舉會元郎稱號,此時已連中兩元!
但一個月後的殿試,他卻因個人原因退出武舉考試,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而當年武舉狀元為:霍將軍之子,霍青。
同年,太子墨承煜即將滿十五歲,朝中大臣明顯感覺這三年來皇上對這位太子給予的厚望。
當年這位也是連中三元的少年天才,被冊為太子後更是勤勉上進,更推出了無數種改革方案,大多都被通過實施,且效果顯著!
因著新政推出,配合著新糧食品種紅薯和番茄的普及,整個大燕的財政收支直接翻了三倍!
大燕國也迎來了最鼎盛的時期!
大家甚至覺得兩百年前被南境占領的那快失地,晉城,很快就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