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皇帝挑出幾份奏章,準備先讓君餘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他再指正出君餘的不足之處。
然而,君餘看完奏章,依次提出自己的見解,思路非常清晰,看待問題一針見血,說辭全麵嚴謹,讓皇帝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
皇帝:“……”
朕還沒有開始教導兒子,兒子就已經出師了!
欣慰之餘,又有一點點的心酸。
“另外,”君餘放下最後一份奏章,說道:“兒臣認為,有關征南將軍叛亂一事,沒必要派兵鎮壓。”
“哦?”
皇帝眼睛一亮,覺得自己說教的機會來了,征南將軍負責鎮守南關,結果前兩天率領部下要造反,還在半路截殺所有報信人員,以至於朝廷得知此事時,征南將軍已經連著攻下三座城了,皇帝今天得知消息後,本來打算讓君餘領兵去平亂,但又怕君餘一出去打仗就不回來了,所以才在猶豫。
君餘說:“征南將軍離死不遠了。”
“你怎麼知道?”
君餘心說上輩子征南將軍就造反過,一舉拿下了三座城,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卻被他的小妾給毒死了……
不過,君餘不可能把這些話說出來,他隨口找了個理由,道:“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此為天和;南關地勢平坦開闊、易攻難守,此為地利;百姓生活和樂、安居樂業,此為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他是樣樣不占,兒臣以為他根本打不過來,也許某天,他一個不小心就被他的某個屬下殺了……”
皇帝哭笑不得,說:“餘兒啊,凡事不能主觀臆斷,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誰能確定征南將軍一定會死在路上?這種事不能賭……”
“好吧。”
皇帝又問:“你覺得派誰領兵合適?”
“楚學士,”君餘毫不猶豫地推薦道,“楚學士口才好,憑借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直接讓叛軍不戰而降,到時候朝廷不必浪費一兵一卒。”
“一派胡言!”皇帝無語,說:“朕都懷疑楚學士是不是得罪過你了,不然你為何急著讓他去送死……”
“不是,兒臣這是送功績給他。”
“好了好了,別再狡辯了。”皇帝擺手,下了一道聖旨,指派了一位將軍去平亂,想了想,把楚學士也一並添上了。
君餘心中詫異,說:“既然父皇覺得兒臣是在胡鬧,那為何……”
皇帝淡淡道:“他又不用真的上戰場,也不差他那麼一口糧食,讓他過去走一遭吧。”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以至於楚學士收到消息時,整個人都是懵的。
“我……我是個文臣啊……”
楚學士不明白皇帝派自己過去幹什麼,但又不能抗旨,隻能跟隨將軍一起離開了京城。
兩人當天出發,吃過午飯就騎馬匆匆趕路,一直到深夜才找了個客棧歇下,第二天一早起來,正準備繼續趕路,卻在驛站收到消息,說叛軍頭子已經被殺掉了,人頭正在被送往京城的路上。
楚學士和將軍麵麵相覷,將軍問:“還用過去麼?”
叛軍首領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