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三百二十三章:丘家村的外國媳婦
閩北縣出了山河這麼個天才,整個地區都得利極大!
且不談山河一家子對老家的各種實際投資,光是隱形效應就讓閩北縣吃了個盆滿缽滿。
山河的名滿天下讓閩北縣也跟著聲名大震,別小看這個名氣,因為這個名頭,什麼好事都落不下閩北縣。
最近幾年,國家的各種利好政策,閩北縣一樣都沒錯過。
通高速,開發區,興副業,搞綠色經濟等等利好政策,讓縣裏的麵貌一年一個樣。
今年又傳來消息,高鐵已經規劃結束,明年就會全線動工,閩北縣也被列入其中,一個山區小縣城馬上就要進入高鐵時代了,這對閩北縣的發展可是至關重要。
幾年間,閩北縣已經開發了兩個風景旅遊區,依靠山河故鄉的名頭來做推廣,效果極好,已經漸漸的打出了名氣。
第三個風景區“閩北大峽穀”已經開始建設了,就離丘家村不遠,遊客來參觀遊覽完風景區後,有興趣還能順便到山河的故鄉走走看看!
這個項目一開始,就得到了投資商和全縣人民的熱捧,才剛剛動工,各種店麵,配套產業就被哄搶一空。
傻子都知道這個項目必火,這可是跟山河扯上關係的項目,而且是搭上他老家,誰不知道丘家村處處冒青煙啊!
山河帶著好萊塢大明星回老家了,這在閩北縣可是個首屈一指的大新聞。
山河回家的前兩天,竟忙著應付各級父母官的拜訪。
海瑟薇也沒閑著,奶奶拉著她和孫女,四處認人,招呼族裏的長輩,
“這是姑婆!”
“姑婆好!”
“這姑娘看著就有福氣,腰正屁股大,海嫂你就等著抱大重孫子吧!”
“哈哈…姑娘明白著呢!她說最少得生兩個…”
“好姑娘啊!明天帶她來家吃飯,我都準備好了!”
…
“這是山河他堂嬸子,你喊李嬸嬸就行!”
“李嬸嬸好!”
“哎吆,這姑娘長的真水靈,看這眼睛大的都能把水缸裝進去,海嬸,你是真有福氣!”
…
海瑟薇在村子裏人氣爆棚,她的飯局已經安排到了十天後。
家族親戚的熱情和各種被麵、紅包等傳統見麵禮,讓海瑟薇稀奇不已又十分開心,
丘的家鄉雖然沒有家族城堡,但有著濃厚的血緣親情,這和她想象中的龐大家族差別巨大。
沒有規矩眾多的家族酒會,有的隻是各成員的殷切邀請。
除去拜訪各位長輩,丘楚溪拉著海瑟薇逛遍了整個丘家村,不停的給她講述他們兄妹倆在老家的點點滴滴。
“我哥小時候帶我在這水渠裏玩水捉魚,他特別厲害…”
“這河灘就是我和我哥的秘密基地,他總帶著我來這裏捉螢火蟲,夏天這裏可漂亮了!”
“這裏以前有一片米昔果的,現在都變梨樹林了,我哥最喜歡吃米昔果…”
…
海瑟薇聽得很歡樂,她知道山河的第一部寫的就是故鄉,也讀過《從都市到田野》,丘楚溪述說的種種回憶,在她腦子裏變成了一幅幅畫麵,令她遐想不已。
丘就是在這裏長大的嗎,這裏是他的根源之地,這裏的一切讓我的愛人走上輝煌之路!
海瑟薇很喜歡這個華夏山區的小村莊,不僅是因為山河而愛屋及烏,還因為這裏有著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和諧之美。
丘家村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幾乎家家都給孩子配了電腦,山河帶著海瑟薇回鄉的消息可藏不住。
整個閩北縣的年輕人都是山河的粉絲,更不用說在丘家村了!
這兩天,山河和海瑟薇在老家的林林總總都被直播配圖發上了粉絲群裏。
“哈嘍啊!叔祖母!”這句帶著無厘頭的問候笑噴了整個粉絲群。
“哈哈…我知道為什麼山河總會搞些奇葩動作了,絕對是血緣裏的傳承!”
“想想都能笑噴了,太有中西結合的土味了,這句問候太經典了!”
“海瑟薇成奶奶輩了,山河在家裏輩分很高啊,多發點圖片唄,太好奇了!”
“都帶回老家了!嗨,為什麼好草都長在牛屎上了呢!”
“海瑟薇還牛屎啊,給我來一百坨…”
…
從這以後,海瑟薇在山河粉絲群裏有了個特別稱號,
“叔祖母”!
這件囧事很快就從粉絲群裏傳遍了全網,立即成為了當天網絡上的熱點,山河帶著海瑟薇回鄉的各種消息引發了吃瓜群眾的八卦熱情。
一個M國大明星在華夏山村裏當新媳婦,這可是個稀奇的不能再稀奇的事物了,
全網都在圍觀著海瑟薇的日常,她在丘家村的各種經曆幾乎被一絲不漏的複述在了網上。
丘家村的年輕一輩比狗仔隊都敬業,各式各樣的合影和抓拍在網絡上四處傳播。
其中就有丘楚溪的一份功勞,她和海瑟薇兩人每天晚上的樂趣就是上傳美照,看著粉絲的各種奇葩留言!
山河第一次在家鄉父老和粉絲群中失寵了!
這段時間來丘家村看稀奇的人不少,甚至還有從外省專程趕來的粉絲,丘家村快成旅遊景區了!
還別說,經過這幾天的網上熱議,整個閩北縣的旅遊景區都得到了一次宣傳推廣,遊客人數大增,丘家村的景色實實在在的吸引了不少網友!
熙熙攘攘的度過了前一周,來丘家村的粉絲遊客依然絡繹不絕,但村子裏都習慣海瑟薇的存在,沒有了看稀奇的好奇。
村子裏恢複了原先的日常,山河爺爺丘大海也開始安排起了請客事宜。
禮尚往來,全村一戶不差的都給海瑟薇送了見麵禮,回請全村是應當應分的禮儀。
這天清晨,天剛亮,丘家祠堂的坪地上就熱鬧了起來。
擺酒請全村老小吃席,可不是山河一家子能應付的來的,農村辦酒都是全族一塊幫忙操持,
謝美玉前一天就列好了菜單,丘大海昨晚就安排好了買菜人手,一大早各種食材和兩口大肥豬就一一送抵了祠堂前。
農村自有農村的酒席流程,請客吃席隻是一個由頭,期間的全村一起準備過程才是最有歡樂的場景。
千百年來,華夏農民就是通過這種協作式的勞動和歡聚,維係著鄰裏和家族之間的情誼。
隻是這種傳統會越來越少,人情會越來越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