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可能(2 / 2)

海棠猜想,那大概是因為小皇子有太後保護,又有許宮人照顧,少了榴花也不打緊,後者才會去冒險吧?興許當時還有別的緣由,讓榴花不惜賠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殺了六皇子不可。是因為歸夫人的挑撥,還是因為六皇子快要被立為儲君了?

這就隻有當時的知情者才知道了。

海礁低頭想了想,覺得小妹的猜測也有道理,可他還是不敢相信,真有這麼一位嫡皇子的存在:“太後庇護了這個孫子,總不會是為了一直讓他隱姓埋名生活在慈寧宮中吧?孫貴妃得勢時,她封宮不出,從前我們以為她是為了保護吳家人,如今想來,可能更多的是為了避免讓外界知曉這位小皇子的存在,尤其是不能讓孫貴妃和孫家人知道。可在六皇子死後,皇帝膝下空虛,正是公開嫡皇子身份的好時機。為何周太後依舊不肯透露消息,寧可讓身邊的宮人去給皇帝做妃子,生下八皇子呢?”

皇帝病愈後重掌大權,因為忌憚孫閣老,不但追封了冤死的吳文安公,還召回吳門故生入朝任官,讓他們去製衡孫閣老。別看吳門故生們受到孫家打壓,在朝中好象處於弱勢,可那再弱也是一股勢力,在士林中說話頗有份量,怎麼也比娘家無人的許賢妃強。然而皇帝就是寧可支持無根無基、沒有外家勢力支持的八皇子,也不肯推出吳皇後的幼子,這是什麼緣故?但凡有中宮嫡子在,紀王世子還談什麼認祖歸宗?皇帝的煩惱也就迎刃而解了。

海棠歪著頭想了想,提出一個可能:“如果說……皇帝其實知道殺死六皇子的是榴花呢?雖說她是受到了歸夫人的挑撥,但她內心也有為幼主繼位而鏟除障礙的想法吧?六皇子一日活著,孫貴妃就會囂張一日,就算皇帝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嫡出的兒子,也不會立他為儲君,甚至還可能會坐視孫貴妃殺死嫡皇子,就象是當年她把吳皇後與三皇子燒死在坤寧宮,皇帝對她也沒有任何懲罰一樣。隻有六皇子死了,皇帝膝下空虛,嫡皇子才有出頭的希望……”

榴花可能出於這樣的想法,對六皇子下了殺手。皇帝要是知道她的用意,看到吳皇後留下的另一個兒子,難道就會歡喜嗎?他承受了喪子之痛,看著一個身為既得利益者的兒子,還是從小不曾培養過感情的、忽然冒出來的陌生兒子,能有幾分父子之情?

他若是重視中宮嫡出的皇嗣,當年就不會對三皇子之死漠不關心了。除了孫貴妃的兒子,還有如今的獨苗八皇子,他幾時在乎過其他兒子的性命?若他在乎,孫貴妃為兒子鏟除競爭對手的時候,就不可能從未受到懲處,反倒是受害者一再遭殃了。

若皇帝是因六皇子之死而遷怒嫡皇子,不肯公開他的存在,也不肯支持他上位,寧可納新人生個完全清白無辜的幼子來繼承大位,那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納的新人是照顧嫡皇子多年的乳母許氏,興許也考慮到了嫡皇子的未來,不算是全然無情。

隻是……為什麼歸夫人會認定,這位不為世人所知的嫡皇子,最終會繼承大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