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四合院(2 / 2)

楊舒寧有個娃娃親,雙方父親是一個戰壕出來的戰友,父親出事後老丈人也沒有因為家裏沒了頂梁柱而嫌棄,反正更加看中楊舒寧。

楊舒寧知道自己未婚妻,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端得稱得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好,我會準時回來的。”

楊舒寧帶上弟弟,推著二八大杠往四合院門口走去。

“舒寧,你又帶舒浩出去玩了啊?”同住前院的三大爺閆埠貴看到兩兄弟出來,就隨口問道。

沒錯,我們的主人公住在人稱禽滿四合院的四合院。剛進京時他們一家住在部隊裏,後來因為父親犧牲,就搬出了部隊大院。隨後被街道安排到了四合院。

因為母親屬於正科級幹部,有些優待,所以他們一家分到了前院穿堂左邊的正房兩間外加東廂房兩間。大哥楊舒晨因為是烈士之子,分到了前院穿堂的右邊兩間正房。一家四口六間房子住的也夠寬敞了。

分到放到房子後被楊舒寧慫恿母親直接買了下來,然後又搞起了大裝修。大哥的兩間被裝成了兩室一廳一廚一衛。自家的東廂房也是如此,不過正房倒是成了兩個房間加一個書房外加兩個衛生間。

楊舒寧作為長子,住著套間,一個臥室加內書房加內衛。

“是的啊,帶弟弟出去玩玩。閆老師您今天不去釣魚?”

三大爺閆埠貴作為斤斤計較的主,口頭禪就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有點好處就會上杆子。

雖然如此,楊舒寧卻不討厭他,三大爺一家六口全靠他一人養活。工資雖然不是他口中的27.5,但估計也多不到那裏去。按照他的猜測,三大爺作為舊製私塾出身的小學教員,教齡又長,還被評為過優秀教師,現在起碼是7級標準,也就是41.5元。

但41.5的工資要養活六口人,也就比京城最低標準5元每月要高點,日子過得可想而知。三大爺能養活四個子女,後來又能買自行車買收音機,還有錢給子女買工作,都是精打細算省出來的。可惜成也算計,敗也算計,算計到最後卻是無人願意給他養老。

“去啊,怎麼不去,我還得靠著釣魚賣錢開葷呢。”三大爺倒也直接。

“得嘞,祝閆老師您旗開得勝,調起大魚。如果有兩斤以上的大魚的話幫我留一條啊,我回來了就給您錢。”想到晚上要去老丈人家,帶條大魚也不錯。

現在的釣魚工具可不像後世,能隨便釣起十來斤的大魚。現在如果能釣起兩斤以上的魚,都能被稱為大魚了。也不知道前輩們是如何用現在的簡陋工具釣起十多斤的大魚的,也不怕釣具斷了。

“好,給伱留著。”閆埠貴暗自高興,又能有收入了。

“閆老師再見。”楊舒寧說完就帶著弟弟往北海公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