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能手機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很多都沒有聽說過這兩個品牌。
這兩個巨頭後來都沒有發展好,說來也是難兄難弟。
這對“兄弟”沒有發展好的原因,又是徹底相反的。
諾基亞沒發展好,是因為太過保守沒有跟上智能手機的時代。
但好歹,也還在慢慢努力適應。
摩托羅拉卻是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之前就直接破產了。
導致破產的原因,是過於超前。
而這個超前,又非常具體的歸因於銥星計劃。
從計劃本身來說,摩托羅拉在1987年提出,並於上個世紀90年代付諸實踐的銥星計劃,其實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革命性的計劃。
這個計劃是幹什麼的呢?
銥原子有77個電子,銥星計劃,顧名思義,就是要發射77顆衛星,組成近地衛星通信星群,讓人類進入衛星移動通訊時代。
更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用手機打衛星電話。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是2020年代的尖端手機?
從人類有手機開始,一直到2020年代中期的尖端手機出現之前,移動通訊都是徹底依賴基站的。
2020年代,除了特別偏僻的地方,基站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的區域。
這個時候,擁有一台可以打衛星電話的手機,更多的是用來應對極端情況。
銥星計劃從一開始,想的就不是極端情況,而是絕對情況。
摩托羅拉提出這個計劃的1987年,地球上的基站還少的可憐,手機通訊能夠覆蓋的區域也很有限。
銥星計劃旨在從根本上上解決基站覆蓋的問題。
主打一個隻要能看到天空的角落,就能用手機打電話。
如果90年代的銥星成功了,人類隨手就能用手機打衛星電話的時間,至少會提前三十年。
銥星後來真正發射的是66顆,比原計劃少了11顆。
66顆銥星的發射任務於1998年5月結束。
同年11月1日,摩托羅拉正式開通銥星的全球服務。
“陽春白雪”的摩托羅拉苦哈哈地花了十年的時間在太空瘋狂布星,全世界各地的通訊公司,都在瘋狂地建基站。
等到銥星可以正式投入使用的時候,地麵移動通訊已經非常穩定的覆蓋了地球上的主要城市。
這也使得“曲高和寡”的摩托羅拉公司,沒能在銥星投入使用之後,獲得預想中的穩定客戶。
投用僅僅三個月半月,摩托羅拉公司就宣布,如果沒有買家收購銥星公司並追加投資,銥星的服務就將終止。
摩托羅拉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是1999年的3月15日,停止服務的時間是3月17日的最後一秒。
可見當時的情況有多麼糟糕。
籌備了11年,使用了三個半月。
銥星計劃讓摩托羅拉公司損失了50億美元。
這也使得銥星的破產事件,成了美國當時的曆史之最。
想知道摩托羅拉後來怎麼樣了嗎?
痛定思痛各種拆分。
值得一提的是,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於2014年1月30日,被聯想集團以29億美元收購。
這話是不是又有點耳熟?
同樣被聯想收購的,還有IBM的電腦業務,那是更早之前的2004年,也是聯想的高光時刻。
就是,怎麼說呢,聯想現在也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