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作家也有組合?(2 / 3)

上樓之後,周彥先帶著他們在錄音棚跟練功房逛了逛。

現在工作室招了不少人,還招了個前台小姑娘,不過現在前台基本上沒什麼事情,所以前台小李還兼職周彥跟工作室總經理的生活助理。

逛完了工作室,周彥吩咐小李沏三杯茶,就帶著餘樺他們去辦公室了。

進了辦公室,餘樺感慨道,“錄音棚跟練功房做得那麼豪華,沒想到你的辦公室竟然這麼樸素。”

周彥從抽屜裏麵掏了兩包紅塔山扔給他們,“我平時又不常來,布置太好也浪費,該花花,該省省嘛。”

餘樺也不客氣,直接拆了一包紅塔山,給史鐵笙讓了一根,自己也跟著點了一根。

史鐵笙吸了口煙,笑眯眯地說,“周彥作風向來如此,他一直都很低調,這麼長時間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第一次見麵的時候,我真以為他就是個普通大學生。”

餘樺搖搖頭,表示不認同,“他說省,你還真信啊,雖然這間辦公室裏麵的東西不多,但是你瞧瞧這沙發跟這茶幾,還有他辦公的桌子椅子,一看就不便宜。”

說著他還摸了摸沙發,“這好沙發坐著就是舒服。”

周彥開玩笑道,“餘樺同誌,你現在怎麼變得物質了。”

史鐵笙也笑了起來,“這家夥原本就物質,你隻是才發現。”

對於史鐵笙的點評,餘樺欣然接受,“沒錯,這就是我本來麵目。去接你之前,我還在跟周彥說,有沒有什麼便宜的汽車,買一輛。要買了車,以後再到周彥這邊來,就不用他專程去接了,我開車就把你帶過來了。”

“你想買車,可別拿我當由頭啊。”

“你要買車,應該也快了,張導他們不是去戛納了麼?等到《活著》電影獲獎,銷量肯定大漲,到時候再出版到歐洲去,稿費夠你買車了。”

“我倒是希望能拿獎,但是獎哪有那麼好拿的,我是沒有指望這部能給我賺多少錢。”

聽到這話,周彥不禁笑了笑。

《活著》這部,自從電影在戛納拿過獎之後,知名度就一路上升,不僅僅在國內賣得好,在法國銷量也非常不錯。

後來餘樺自己都說,自己是靠《活著》而活著。

雖然這話誇張了,但確實能夠說明《活著》這部有多暢銷。

縱觀中國現代文學曆史,從來沒有一部純文學作品能夠獲得《活著》的成績,關鍵這部越賣越好,賣了三十年之後,每年的銷量都是絕大多數作品永遠趕超不了的數字。

三人聊了大概半個多小時,鋼琴少年樂團過來排練,周彥就帶著餘樺他們去聽了會兒音樂。

聽了一會兒,周彥的傳呼機收到了華揚的消息,他就跟餘樺他們說了聲,自己回到辦公室給華揚回電話。

電話接通之後,周彥問道,“啥事啊,華總。”

“一個好消息,霓虹的集英社聯係我們,想要為你出版,你要是有意向的話,我把你電話給他們。”

周彥挑了挑嘴角,原來是集英社,去找餘樺跟史鐵笙的應該也是他們。

“嗯,沒問題,就把我聯係方式給他們吧,如果他們今天下午能夠聯係我,就把我工作室辦公室的電話給他們。”

“你現在在工作室啊。”

“嗯,我就在辦公室給你打的電話。”

“好的,沒問題,我跟他們說,直接聯係你。”

電話掛了之後,周彥又回到練功房,大概又過了半個小時,小李過來跟周彥說,有電話進來,他點點頭,又去辦公室接電話。

“你好。”

對方聽到周彥的聲音,笑著說道,“你好,周彥先生,我是霓虹集英社的委托人陳洪恒,集英社委托我跟你這邊聯係,希望能夠為你出版你名下的《樹洞》、《鎮長之死》以及《清水裏的刀子》三篇。”

周彥直接問道,“你們是不是已經跟餘樺還有史鐵笙聯係過了?”

“沒錯,周彥先生,我這邊確實已經聯係過餘樺先生跟史鐵笙先生,並且已經跟他們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集英社的想法是,專門為你們三位做一本集,餘樺先生那邊收錄《十八歲出門遠行》以及《河邊的錯誤》,史鐵笙先生那邊收錄《命若琴弦》和《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周彥直接問道,“簽多少年,版稅多少,首印多少?”

陳洪恒快速回答,“簽十年,版稅百分之十,其中你百分之五,餘樺先生百分之三,史鐵笙先生百分之二,首印三萬冊。”

“十年太長,百分之十太少,首印三萬冊也少了。”

陳洪恒解釋道,“霓虹這邊的市場,版稅基本上都是百分之十,首印三萬冊……如果你覺得少的話,可以提到四萬冊。”

周彥知道,正常版稅都是百分之十,好一點的能談到百分之十一或者十二。

但是集英社之所以想要做這個合集,主要也是因為有噱頭,之前他們幾個在將軍坨的那段錄像帶,賣得還不錯,而且周彥的名氣又大,這本書的銷量自然不會太差。

集英社本來就是綜合類的出版社,不賺錢的業務他們不會做。

現在是集英社主動找他們,既然如此,這個條件周彥就不滿足了。

他想了想,直接開價道,“簽五年,首印八萬冊,版稅十個點為基礎,銷量每多十萬冊,就提一個點,最高百分之十六。這個條件集英社如果同意,那就沒有問題,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