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臨網吧開張後,吸引了一大群人,畢竟這裏規模大,環境也好,不用像原來那樣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而且還要受二手煙的毒害。
由於星辰變和神墓兩本書都已經賣的斷貨了,章君華也沒打算繼續去印刷,畢竟他人就要離開,他準備去廣州找找看有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畢竟自己資費出版根本隻是小打小鬧,沒有銷售渠道一切都是浮雲,而且自己的書在FZ都能賣完,章君華就不信到了廣州後會賣不出去。詢問過那幾個在書店工作的店員後,章君華把她們都分配到網吧當收銀員,簡單的教了教都學會了,畢竟隻是收收錢還是很簡單的。
兩天後,在小妹那渴望的眼神中,章君華和唐月凝踏上了回廣州的火車。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崇山峻嶺,到處都是荒蕪人煙,甚至連隻鳥都看不見,章君華心不在焉的想到:“自己去廣州後該幹什麼呢?當編劇?這貌似是目前自己唯一有把握的事情,還有什麼能來錢快的呢?”
“在看什麼呢?外麵景色有那麼好看嗎?這麼入神。”看著章君華目不轉睛的盯著窗外看,唐月凝也往外看了眼,隻看見坐坐的山,除了山就是樹。
“在想事情呢!”回過神,章君華依舊心不在焉的應了句。
“哦!你回廣州後有什麼打算嗎?”見章君華還是一副老樣子,唐月凝問道。
“想的就是這事呢!我都答應了你以後要董事長夫人呢!”在唐月凝鼻子上捏了捏,章君華伸了個懶腰,放下手後摟住她,調笑道:“放心吧,我說的話一定會實現的,我先睡個覺……”
就在剛才章君華突然想到一個發財的機會,那就是互聯網。1998年對華夏的改革開放和互聯網來說,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改革開放20年之際,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開放力量出現了。它不僅是一種技術力量,更是一種文化力量、精神力量,它改變著我們對世界的定義。
華夏互聯網誕生的標誌是一封電子郵件,內容翻譯成中文,隻有8個字:越過長城,走向世界。這是首都計算機研究所於1987年9月14日21時07分發往德國的。華夏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在網上整整走了5天。9月20日才到達德國。這是華夏首次通過撥號方式實現了與國際間的電子郵件傳輸。其後數年,國內的四大Internet主幹網才相繼建成,使信息高速公路在華夏的暢通成為可能。1997年2月,瀛海威全國大網開通。它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民營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的提供商,在一個時期內,人們把瀛海威當作網絡的代名詞。
前世,公眾都把1998年作為華夏商業互聯網真正興起的一年。
而在今年2月,張超陽創辦的愛特新推出了搜弧,此前一年,丁三石創辦的網億也亮相市場。前世四大門戶網站就剩下騰迅和心浪還沒創立,不過章君華依稀記得這最後的兩家也將在今年年底建立,王之東的四通在線他是想都不用想。最後隻剩下騰迅一家,對於這個推出了家喻戶曉的通訊軟件的公司,章君華還是很垂涎的。前世看過的那些重生的小說,這家公司幾乎都逃不過被YY的命運,現在,章君華也不決定放過它。
……
到廣州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精神飽滿的章君華拉著唐月凝下了火車。熙熙攘攘的人群湧向出口站,章君華提著一些從家裏帶來的特產,小心翼翼的避開人群,說道:“月月,你餓不餓?不餓的話我們直接去你家。”
“直接去我家吧,這個時間我爸媽應該都在家。”打了個哈欠,揉了揉朦朧的眼睛,唐月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