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後,整個兵工廠分廠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
莊嚴還跟總部打了報告,從兵工廠總廠又調動了一部分工程師過來,同時開裝另外兩架飛機。
這個決定讓整個分廠的工作更加緊張,但大家都明白,這是為了加快飛機的生產進程,為抗戰提供更多的支持。
總部這邊,也把之前選拔出來的苗子集合起來了,培訓班正式開課。
這些人都是總部按照莊嚴給出的條件選的,由於現在沒有相應條件,莊嚴把部分不必要條件都降低了不少。
如果培訓順利的話,他們將會成為八路軍的第一批正式飛行員,為抗戰事業做出貢獻。
培訓班的教員以莊嚴為首,鄧振華和耿繼輝兩人偶爾也會去上課。
莊嚴為了他們學習的知識更全麵,還會讓分廠的這些工程師們,給學員們講解飛機的構成等等。
雖然莊嚴本身就是個半吊子飛行員,但好在他有係統的加持,他用積分兌換出了好些專業教材,例如空氣動力學等等,這些書讓那些工程師們都讀得如癡如醉,學員們更是像海綿一樣,瘋狂吸收著這些知識。
作為一個後世的特種隊員,莊嚴也了解過很多飛行員的訓練內容,他知道培養一位優秀飛行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
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莊嚴的要求非常嚴格,學員們必須熟練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操作技巧,才能進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
為了給這群培訓學員補充營養,兵工廠警衛們,每天都得輪流出去找肉食。
他們日常的補給,再加上飛行學員們的消耗,每天的肉食消耗巨大。
附近的山頭就像是被清空了一樣,各種能吃的野生動物全給霍霍完了。
不得不說,學員們的學習勁頭也很強。雖然,重新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很難,但他們之中沒有人選擇放棄。
麵對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和挑戰,他們不斷地學習,一遍不會就學兩遍,兩遍不會就三遍四遍,直到學會為止。
好的,以下是添加了修辭手法的內容:
不過,由於飛機數量有限,學員們最後還是免不了有被淘汰的命運。總部的首長們對此感到非常惋惜,畢竟他們見證了這些學員們在培訓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於是,莊嚴又一次被叫到了總部。
“首長,不是我不想留著他們,我們現在就三架飛機,哪怕就是四個人飛一架,也隻能留下 12 個人,整個培訓班裏有將近四十號人呢。”莊嚴無奈地說道。
“這些人都在你手裏培養了這麼長時間了,你就舍得這麼放棄?”首長問道。
“實在是資源有限,首長您應該知道這段時間裏,這些學員的夥食標準吧,警衛們都開始去邊上的山頭找吃的去了。”莊嚴回答道。
聽到這裏,首長們陷入了沉思。
他們知道,目前的情況確實非常困難。
“如果總部這邊把這些人單獨編製,作為直屬部隊使用呢?這樣一來,等咱們有了更多的飛機,他們也能進入飛行部隊,也不至於會造成人才浪費。”一位首長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