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文明,是鋼鐵組成的文明。
自文明誕生以來,金屬工藝的進步始終象征著文明水平的進步。
正從飛空艇處搬運鋼材的郭東離,可以說一下子從簡陋的石器時代,跨越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的鋼鐵時代。
技能上顯示,這些組成飛空艇骨架的鋼材,名為“秘銀鋼”。
秘銀,是郭東離前世一種隻存在於架空故事中的金屬材料,對於魔法有著良好的傳導性。
而這種“秘銀鋼”,或許也具有類似的特性。
不管怎麼樣,先把這些材料搬回營地再說。
用技能將其分解為原始的鋼材,郭東離一共跑了十幾趟,才終於將鋼材全部搬回家附近。
期間,小凜冬被他交給了莎布照顧。
說是照顧,也就是讓它看著而已。
事實上,有凜冬加護項鏈的小凜冬,或許是他們三個中防禦力最高的。
所以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
果不其然,等郭東離回到木屋的時候,小凜冬正靠在趴下來的莎布懷中睡覺,一派和諧的景象。
郭東離自然不會打擾她們,輕輕走出木屋,開始今天的計劃。
今天他要打造出合適的武器和工具。
不管是火喉貓頭鷹還是森林狼,都在提醒郭東離,這座巨大的,被森林覆蓋的原始大陸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和平。
為了能夠在掠食者手裏自保,他必須得強化自己的武力。
他打算先做一把刀。
與義手中彈出來的短刀不同。
義手中的短刀,殺殺森林狼這種戰力低下的野獸還好,一旦碰上大型生物,那就真的一寸短一寸險了。
為此,他必須做一把長刀。
造型已經想好,具體參考他前世見過的大太刀。
那是島國野武士常用的裝備,其誇張的長度,隻要力氣足夠,就能有效的彌補武藝上的不足。
長度在冷兵器交戰中,甚至比武器使用者本身的技巧更為重要。
要不然當時島國劍豪的愛刀,怎麼會被叫做“晾衣杆”呢,還不是因為刀越長越占便宜。
同理,古時戰國秦始皇也是因為有一把“負劍取之”的長劍,才能將身為刺客的荊軻砍趴下。
再加上郭東離日後的對手基本上都是大型生物,所以這把刀越長越好。
至於為什麼不選長槍之類的長杆兵器?
因為長槍之類的武器,對熟練度和技巧方麵要求太高了,並不是誰來都玩的轉。
仔細想一下,在和魔獸的殊死搏鬥中,萬一自己一個舍身刺擊,刺空了怎麼辦?
而刺人要準頭,劈砍則不用。
決定好武器類型後,郭東離開始設計武器圖紙。
當然,他沒打算自己打鐵打把刀出來。
他倒是想試試,可不會啊。
據他多年鍵盤鑄劍師的經驗,長度越是誇張的武器,所需要的技巧和工藝就越是高超。
他可沒從零開始練打鐵的想法。
不過圖紙還是能畫的。
接下來有技能不就好了。
當然,做武器所需要的的熔爐也是必須的。
不然沒辦法進行合成。
這個他剛才已經試過了。
要將金屬物品設計圖具現出來,不僅需要原料,還需要熔爐等冶煉工具。
熔爐的樣子就參考前世的土高爐。
整體用泥土糊成,底下是木炭,上麵是圓柱形煙囪。
其作用隻是用來將鋼鐵融化變軟,便於塑形。
不過就算是如此簡陋的高爐,其品質居然是“藍色”的,倒是有些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