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這個詞並不專屬於人類。

哪怕是鬆鼠這類齧齒類動物,都擁有在冬季到來之前,儲存糧食的習慣。

而人類儲存技術的發展,更是和冬季的嚴寒密不可分。

在這樣一個資源稀缺的季節,隻有提前做好準備的人才能活下去。

郭東離現在就在準備儲存糧食。

但不管是肉類還是蔬果,想要完整的保存一個冬季而不腐爛,必須經過醃製。

而醃製食品,無論如何也不能缺少的原材料是……鹽!

當然,如果有糖也可以。

這兩種東西的主要作用,是將食品脫水及提味。

而且鹽本身也是生物生存所必須。

如果穿越到的地點是海邊,郭東離自然不用為此犯愁。

但這裏是近乎沒有邊際的原始森林。

想要獲取鹽分,隻能去尋找鹽堿地,鹵水池(鹽水池)或者鹽礦了。

於是郭東離準備動身,實際上也沒做什麼準備。

秋季一到,森林裏四處可見結出的小堅果和堅果,包括莫莫薯之類的也是不缺,所以出門根本不用準備幹糧。

不過異界的植物確實生長的要比郭東離前世快。

明明大雨前還不見有什麼果實,隻是短短一個星期,它們就像憑空冒出來一般,摘都摘不過來。

拿上炎帝刀,背上劍匣,郭東離囑咐莎布照顧好小凜冬。

自己則動身出發,搜集可食用的鹽。

分量不用多,隻需要一大袋,就足夠兩人一羊吃好幾個月了。

為了不迷失方向,他特地在一路上做了標記,便於找到回來的路。

其實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產鹽地。

一些天然的洞穴裏會有鹽礦,一些積水已久形成一定規模的水塘,會變成鹽水池,還有因為溫度和降水原因,自然形成的鹽堿地。

其中,鹽水池是最容易找到的。

他相信,在自然生成的水塘中,隻要有一定規模,沒有活水流通下,最終都會變為鹽水池。

所以,背著刀帶著劍的郭東離,仍舊采用了最經典的做法,追索食草動物腳印。

這些野獸們體內自帶尋水尋鹽雷達,跟著它們總能有所收獲。

一路上,郭東離還在樹腳下發現了各類樹菇及蘑菇。

它們也都是在雨後冒出來的。

有些蘑菇長相古怪,名字也異常奇特。

比如,有種蘑菇叫做“爆炸菇”,郭東離甚至在上麵嗅到了硝石和硫磺的氣味。

不過這東西約等於天然的礦石,裏麵的各種成分都對他非常有用。

就算除去這些,爆炸菇都可以拿來當吸引野獸注意的道具或武器。

所以一路上這種蘑菇,郭東離是有多少摘多少。

但這一品種的蘑菇數量並不多。

除此之外,還有能夠自行發光的“熒光菇”。

可惜一旦摘下,它就不再發光。

不然拿來當移動光源,也是非常不錯的。

其他的蘑菇大都是些花裏胡哨的毒蘑菇或者食用蘑菇,沒什麼特別實用的地方。

一路行至夜晚。

郭東離隨意找了棵安全的大樹,選作營地。

這次出來,能夠找到爆炸菇,已是不虛此行。

但他還沒忘自己的最終目的。

天色漸黑,郭東離在樹下升起篝火,自己則攀至樹上,躺在樹枝上入睡。

入夜後的森林沒有了白天各種野獸的叫聲,隻有時不時響起的,微不可察的腳步聲。

平日裏在營地沒有感覺,現在孤身一人在樹林裏入睡的郭東離真切地感受到了驚悚。

任何一聲細響,都會令他從睡夢中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