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雞還沒打鳴兒,母親就把吃的帶的東西全給鋤生備好了。草草收拾了下衣服,鋤生便走上了去往學堂的路。
山裏的清晨很幹淨,就是常年刮起的冷風使得每個季節都冰冷刺骨。一個少言寡語的男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迎著刺骨的寒風,弓著身子在山路上行走。就算是那些壯碩的木匠漢子,看了也不免覺得心疼。但是這是鋤生認為最幸福的路,如果說為了離開村子,就算是刀子山鋤生也敢直著走過去。再加上在路上,時不時的還能聽上幾曲羊倌們的破鑼嗓子山歌,這份怡然自得的感覺,怕是那些城裏的大老爺幾輩子也享受不到的。
走了有差不多一個時辰,這才到了學堂。堂裏好多的孩子們已經坐好等著先生來授課了。隻是今兒個先生到的有些許晚了,鋤生暗想也許是先生昨天回家回得遲了,晚上睡得晚所以才沒起得來。
到了午時先生才到學堂,但是神情看起來和昨天不太一樣。他看了看鋤生,道:“謝鋤生,去屋外將我的馬拴好。”
鋤生想問為什麼,卻見先生向他擺了擺手,意為不要再發問。於是鋤生也隻好委屈著走出了屋外,他有點想不明白為什麼先生會讓他來栓馬,為什麼不是別的孩子出來。天生的敏感告訴他,這個時候不能走遠,他得弄清楚究竟先生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於是從小習來的獵手本性使得他在走出去幾步的時候停了下來,但是他又不敢靠的太近。以免被先生發現。但是他沒有算好的是,屋外的風聲過於大,以至於很多話他沒有聽清楚。
他隻聽到了一句,但是這一句就已經夠了。
“那件事情,你們誰都不要在那孩子麵前做出來!”
先生用近乎嚴厲而顫抖的聲音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鋤生開始以為自己是聽錯了。還沒來得及細想。背後一聲馬的嘶鳴。
鋤生心說,壞了,這要是被先生發現了可就完了。於是又用快速的小碎步貓著腰跑了過去。
原來是先生的馬被風吹得有些冷,平日裏都在馬棚裏待著,今天沒套上繩子就愣是撂下不管了。這馬也有馬的脾氣,脾氣犯了就得有人來管,
隻是這先生讓鋤生做的事情明顯有些出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如何能夠栓好一匹強壯的馬?先生明顯是想多了,這馬的脖子鋤生踮起腳都未必能夠得著,好在繩子夠長,但那也得有足夠大的力道才能使馬挪動挪動它的步子。更何況,如果運氣不好被馬踹上一下,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隻能是必死無疑。隻是奇怪的是在老馬長嘶之後竟然沒有一個人肯出來幫助鋤生。
見馬安分了些許,鋤生才好不容易鼓足了膽子,他一步步小心翼翼的靠近地上的繩子。先是抬頭看馬有沒有什麼反應才迅速撿起了繩子的一頭。屋外的冷風將他的手凍得發青。鼻涕也早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來。
他試了試牽著馬走,可是那馬根本不聽候他的差遣。現在的情況他隻能在屋外等,等著也許會有一個人出來幫他,也許先生會親自跑出來接他進屋。隻是,等了許久,都不見有一個人出來。哪怕是對他說上一句暖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