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破倭國(1 / 1)

搗破倭國的細作據點後,遍尋不得胡師傅。

沈劍心中氣急,揮劍指向劉愚的脖頸,“人呢?”

劉愚沒想到,苦心孤詣多年,在緣啟埋下的暗樁竟被連根拔起。直至此刻,他仍舊想不出,自己是如何被找到的。不過還好,船行的匠人和戰船的圖紙,已讓人提前送回倭國了。

“到地府去尋吧!”說罷,劉愚便直直地朝利劍倒去。

“想死,沒那麼容易。”沈劍及時地收回佩劍。朝一眾侍衛道,“將所有人送回王府。”涉及國事,沈劍自然不能將人送回沈家。

劉愚是個硬骨頭,可細作裏還有其他人。月上中天,沈劍與王爺一直在書房等待。護衛審訊出來結果,第一時間告知二人,“王爺,七日前,圖紙和匠人已被他們經由亞識、封韓等地送回倭國了。”

“派人去追,一定把人和圖給本王帶回來。”

護衛知曉,七日時間,隻怕是已然追不上了,但還是應了一聲“是”。

待侍衛退下,沈淨與王爺敘話一番後,著人將薑硯和薑行舟喚了過來。人來得極快,像是壓根沒有入睡,就等著被傳喚。

“行舟,你把圖紙拿出來,向王爺解釋。”

“是。”

薑行舟將圖紙平鋪在書桌上,圖紙占據了書桌一半的位置,畫工精細,栩栩如生,但顯然不是整艘船的圖紙。

“這是?船底的貨倉?”

“正是。”說罷,薑行舟又拿出一小塊圖紙,填入前半部分,將貨倉前一分為二。

見眾人不解,薑行舟接著道,“請問大人,從福州到京城,水路要多長時間?”

沈淨答,“大約兩個半月。”

“京中遊園會的船,在福州鑄好,十月一日從福州啟程,十月十五便到了京城。”

“半個月?”

“正是。薑記船行深耕造船一業多年,從選材、技術、再到實際造船,都是精益求精。去歲,我們的一名船工將船底的器械進行改良,使行船速度提升數倍不止。去往京城的一路,我們停靠口岸或與其他船隻相近,便放慢速度,隻在人跡罕至的海上,才敢放開了使用這器械。如今,我們水師的船隻,都裝上了這器械。他們便是造成了船隻,到正式與我們交鋒之時,戰鬥力也會因為行船速度,而大打折扣。”

“那個被擄去的匠人可知曉這器械?”

“這圖紙,隻有在下和水師營的師傅們知曉。船行的船工,已經入了水師營了。”

“首戰失敗,他們必定會想方設法探尋此道。”

“那便畢其功於一役。本王和水師營的將士們便叫他們有來無回。”

“這器械考慮到自重、防腐、防潮、韌性,我朝的三種特有木頭為最佳材料,請王爺上書朝廷,禁止這三種木頭出口。”

“隻禁止這三種木頭的話,便是告知了原材料,不然還是全方麵停了我們與倭國的貿易。”

“不可,戰時短時間尚可,長時間關停邊境貿易,以此為生的民眾生計便斷了。”

“此事容後再議。”

薑行舟從布兜裏掏出一隻小船,放在圖紙之上。幾人一看,與圖紙上的船隻別無二致--竟是一隻微縮的戰船。

薑行舟從布兜裏拿出一根小棒,在船隻內部搗鼓了幾番,小船便成了一艘大船,沈淨和薑硯在遊園會上見過,倒也不怎麼奇怪,倒是王爺開了一回眼界。薑硯又用小棒在裏頭搗鼓了兩下,一艘大船便分成了幾艘獨立的小船。

“若是被魚雷擊中,隻需將著火的位置單獨分離出來,便保全了其他部分!”

半月後,我朝便在與倭國的對戰中大獲全勝。倭國,經年不敢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