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的奏折遞上去後,寧王當即批準,孫家馬上破土動工,將這三個地方按照各自用途加以改建。
這些地方都是貧民區,地價很便宜,孫誠又在這周邊以高價收購土地。
這些錢足夠這些貧民在別的地方另建住所,而且還有多餘。這讓那些沒錢娶不上老婆的光棍,都娶上了媳婦。
這讓京城中,拆這個字,成為了最流行的字,貧民見了麵,都要說一句,今年你家拆了嗎?
將小商品市場,勾欄瓦舍周邊全部拆完後,馬上就興建住宅區。那價格當然是不用說,孫誠可不坑窮人,這可是賣給富人的。
這些住宅配套設施齊全,道路用青石鋪就,寬且平整。
還在兩邊栽上常綠樹木,住宅區還有綠化帶,水塘,健身器械等等。
這樣的住宅,按照孫誠對孫夫人說的,“這裏可是高檔住宅,知道什麼叫高檔嗎?”
“什麼是高檔?”
“高檔住宅區,周圍要用圍牆圍起來,禁止閑雜人等入內,而且麵積每戶最少一畝。
周圍我還會雇一群護院守衛,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業主一進小區,有事沒事,都得用朝廷頒布的正音說一句,恭迎老爺回府。
小區裏我還會請棲霞書院山長江樓,讓他派人在這裏開一座私塾,供業主的子弟讀書。
還要讓太醫院院長陳泰建一座醫館,讓業主享受太醫的醫療,你要知道這可是宮裏貴人才能享有的待遇。
這裏我還會送幾套房子給名士,做為他們的別院,以衝淡這裏的銅臭之氣,提升一些這裏的儒雅之氣。
娘,這些配套設施弄下來,你看這樣的房子我們該賣多少錢?”
“京城中一般的富戶,要賣八百貫,我們這裏建設的這麼好,加上那些配套,當然要漲一倍,怎麼也得賣一千五百貫。”
“一千五百貫?這是成本。三千貫起,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孫夫人呆了,“這太貴了,會有人買嗎?”
“你得研究購物者的心理,願意掏一千五百貫買房子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加一千五百貫。
什麼叫富人知道嗎?富人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要與平民拉開差距,不然怎麼顯示他們的貴氣?買就買最貴的,而不是買最好的。
還有別以為這些房子都是一次性消費,我們周圍這麼多配套設施,難道不要維護嘛!
他們每年都要交一些錢,作為維護配套設施的費用,這就叫物業費。不交物業費的,就告上衙門。
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反正這些人都有錢,不宰白不宰。”
孫夫人隨便算了算價格,眼睛放出金光,“我兒真乃財神也。”
周邊建設好以後,街道司就開始拆除街道上百姓的違章建築,並將他們遷到建好的地方。
有菜市場良好的信譽在前麵,百姓們都將自己的生意遷到此地。
不久,這些地方又會形成了三個客流量集中的地方。
孫誠就開始賣房子了,他讓名士莊謙施展丹青妙手,給小區畫了一幅景觀圖 ,建好的小區模樣完整的展現出來,讓人有直接的感官。
孫夫人召集一些京中富豪,在小區中參觀,對著這一幅景觀圖,介紹這些房屋。
孫誠也在小區中開了幾次文會,將這裏介紹給文人,文人大都是有錢的,不然你哪有錢讀書。
江樓,陳泰、莊謙等名士都獲得了贈與的房產。自然為小區說話,私塾,醫館那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