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經過巨炮轟擊,城牆已是搖搖欲墜。魏軍的士氣也降到了穀底,每天都有上百人投降寧軍。
魏軍的四衛將軍見事已至此,援兵已是斷絕,戰況已無力挽回,隻得開門獻降。
攻破林風城後,左右兩路分別行動,左路軍往西北而去,孫誠親率右路軍直插風觀城,準備接受袁煥歸附。
寧軍到達風觀城,袁煥見前麵四衛還沒頂上十天就歸降了。他在寧軍強大武力震懾下,放棄了最後一絲僥幸,開門歸附。
孫誠親自接受歸附,袁煥將部隊調出城外改編。
他見到孫誠後,跪下道:“見過興盛侯。”
孫誠連忙上去扶起,“袁大將軍,不必多禮!今能順應天時,歸附我寧國,我王定會獎賞於你。”
“慚愧啊!慚愧。”
袁煥歸附,天下震動,有人稱讚興盛侯用兵如神,短時間內,魏國南方軍就煙消雲散了。
有人卻不以為然,認為這就是孫誠走了狗屎運,碰見了袁煥這個怕死鬼,別人領軍去也能這樣。
可寧王卻知道,為了滅魏國,孫誠可是提前三年就開始準備了,沒有以前的準備,哪能獲得今日的戰果。
現在整個魏國就隻有都城幽燕城沒攻下了,隻要攻下了幽燕城,魏國就完了,
曹靖聽到袁煥都投降了,他是暴跳如雷,在朝堂上大罵袁煥是叛國之臣,並要將袁家滿門抄斬。
經過別人提醒後,曹靖才知道,寧軍北伐前,袁煥就將家人接到了身邊,現在家中也隻有一些仆人,這讓他想殺人泄憤都找不到人。
曹靖冷靜下來,“那個斯圖亞特國怎麼樣了?我們可是把火器技術都給了他們,他們作為盟友,總不能不出力吧!”
毛修道:“使者已經派出去了,但他們能不能出動艦隊,我們就不知道了。”
“哎!這些紅頭發,綠眼鏡的人一點都不靠譜,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呀!”
寧軍左右兩路彙合於幽燕城下。雷裕統領四軍,到了城下就按孫誠的計劃,大挖壕溝。
這些壕溝是用來限製魏國騎兵的戰力,禁軍四衛加上玄甲衛,騎兵可是有不少,而且這些兵馬並沒有因為糧草不足而戰力衰弱。
曹靖知道這些兵馬是他最後的本錢,所以戰爭一開始,他就大肆搜刮糧草,魏國太倉中雖然隻有五十萬石糧草,
但他還有一個內庫存了糧草,能供給部隊一年消耗的,當然這都是袁煥提供的情報。
孫誠知道曹靖有一年糧食,那這仗就難打了。禁軍是魏王親自統領的,軍餉也都比其餘部隊要高。
就是在魏國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曹靖也沒降低他們的軍餉和糧食,所以他們都對曹氏家族忠心耿耿。
至於玄甲衛,那更是不用提了,他們可是以全國之力供給的,更不可能缺少後勤供應。
孫誠知道禁軍戰力末減,所以才下令先挖壕溝,限製敵軍騎兵的機動能力,騎兵失去了機動能力,戰力也會下降一大截。
在雷裕督促士兵大挖壕溝時,孫誠正領著羽林軍到處賑災。
一批批糧食從寧國運了過來,又一批批的發下去,羽林軍也分散開來,加上袁煥被整編後的隊伍,維持各地秩序。
那些散兵遊勇,土匪流氓都被一一剿滅,以保持新占領的地方秩序井然。
剿匪,賑災之後,寧國大批文官和一些廉潔的魏國官員到處安撫百姓,勸流落他鄉的災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