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聽。”
郭得崗恭恭敬敬地說道。
如果別人說這個話,郭得崗肯定會反駁他,可是宋曉峰說這話,他就要聽一聽了。
“其實,德運社的模式還是傳統的大鍋飯模式,這樣的模式,看起來沒問題,可是細細的一想,問題很大。”
“別的不說,你如果是你的那些成名的徒弟,你會滿足這樣嘛。”
“所以,不用別人攛掇,你的那些徒弟就一個接一個地退社了。”
宋曉峰淡淡的說道。
在前世,郭得崗也是在經曆了曹、何兩人退社的時候,才想明白了這個道理。
而現在,郭得崗還沒有後世的老辣,自然要宋曉峰點一點,才能想通。
“你的意思是,我的改革還是對的。”
“可是那些徒弟為什麼?”
郭得崗想不通了,為什麼他的改革是對的,他的徒弟還相繼地離開他。
“沒說你的改革錯了,可是呢,你做的事情卻有些過了。”
“這些年,我也提醒過你,別太剛了,尤其是對於徒弟們。”
“可是你呢,對自己的錢,扣得太死了。”
“想著對內,按照老規矩,自己的錢是自己掙的,徒弟們沒有份。”
“對外,你掙的錢一分都不給徒弟們。”
“對內,你還延續著以往的那一套。”
“你這樣做,導致的就是你賺得盆滿缽滿,可是你的徒弟呢,卻連房租都交不起,你的那些徒弟心裏能平衡嘛。”
“要知道,他們現在大小可都是一個角了。”
宋曉峰繼續分析道。
其實,前世,嶽小胖還真要感謝曹何兩個人。
沒有了他們的出走,就是嶽小胖最終成了名,也隻能拿著吃不飽的工資。
“那我要怎麼做才行。”
郭得崗說道。
“先穩定住軍心吧,現在你的成名徒弟都走了,剩下的那些未成名的,挑一些好的調教一下,撐住場麵再說。”
宋曉峰提議道。
“這個,現在我的徒弟心都亂了,要穩住他們,不容易啊。”
郭得崗苦惱地說道。
“你手中有一件東西,隻要你能拿出來,那麼,你就算趕你那些徒弟走,他們都不會走的。”
宋曉峰冷笑著說道。
“哦,是什麼?”
郭得崗急忙追問道。
“這都用我提醒。”
宋曉峰似笑非笑地看著郭得崗。
郭得崗被這眼神一看,如夢初醒:“你看看我,倒是把這件事情給忘了,對,你說得對,我來安排。”
郭得崗說完,拿起電話打了一個電話。
過了一會,李鶴楊走了進來。
他驚訝地看了一眼旁邊坐著的宋曉峰,又看了一眼郭得崗。
“師父。”
李鶴楊恭恭敬敬的說道。
“李鶴楊,最近你辛苦了,你的努力,我是看到眼裏的。”
郭得崗看著李鶴楊,讚賞地點了點頭。
這個李鶴楊,其實天資是遠遠不如曹何兩人的。
如果放在以前,郭得崗看都不會看他一眼。
可是經曆了這次退社風波之後,郭得崗的心態就變了。
在他看來,天資什麼的,算什麼事啊。
就算沒有天資,他也可以讓他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