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有寫本書的想法,然而因為各種原因都放棄了——其實是自己對自身文筆的自卑感。上小學的時候為了寫作做過兩件事的努力,第一是每天背一首古詩,記得最清楚的是第一首詩——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我至今仍然會流利的背出。我總過背了100多首古詩,後來中途放棄了,雖然這個好的習慣沒有堅持下來,但我初中,高中沒怎麼背過古詩,因為課本上需要背的我小學都背過了。第二件事是當時小學生定的雜誌上有那種征文比賽,如果獲獎的話可以發表在書上。我記得很清楚我的第一篇文章叫《笑》,是一篇議論文,在付出了100多塊錢下我得了三等獎,文章也發到這個雜誌編輯成的書上!為什麼獲獎了我還需要掏錢?現在想想是人家雜誌社圈錢的一個套路:你想發文章出名,並且還能讓你成為簽約小記者。而然並沒什麼卵用,我的寫作生涯就此停止,再往後就是初中高中語文中每次的作文寫作了。

初中時候看的第一本小說是六道的《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這個導致我後來隻喜歡看都市類型的小說。大學時候想在起點網寫作發表,苦於不知道寫什麼題材,也不知道編什麼故事,就注冊完賬號擱置了。畢業以後偶爾想過寫點東西,由於那時候炒股,就想著寫個股市類的小說,可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構思就放棄了,轉而自己做了一個公眾號。寫了600篇文章的公眾號在我經濟上遇到一些事後也停了。今年陪愛人出去讀書,在國外照看孩子之餘閑暇時間也想著再寫點東西,當時在其他網站已經寫了兩篇關於我在國外生活的經曆,結果又被扔在了一邊——這個可以看出我做事並不是太喜歡堅持,在後麵的講述中很能體現到我這種性格。

我看過很多書,有都市、官場、靈異、懸疑、恐怖、商戰、經濟、文學等等,一直不敢寫是覺得自己的文筆和人家比起來差太遠了!人家寫東西什麼詩詞歌賦,古文典籍信手拈來,而我隻能大白話的寫。這也是我一直不敢寫東西的主要原因。

在寫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猶豫,之前題目都寫好了叫《鄉村90後》,想寫一下90後的我在農村成長的故事,然而我正好看了一本書是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遞》,裏麵的敘述方式以及內容讓我很有共鳴。看完之後我立馬把書名改了,我想寫一個普通二本院校,家境普通,人也普通的畢業生的工作生活之路。我們應該看的很多爽文主人公如何逆襲怎麼怎麼樣,而然現實是很多和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做著普普通通的事,在開始的滿腔熱血最後被生活磨平棱角。

書中內容寫的是我畢業這幾年所作的工作,以及經曆過的事,遇到的人,接受過的教訓以及自己的感悟。書中出現的公司,人名大多數我都會簡稱,所以不要對號入座。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依舊熱愛生活。願和我一樣的諸位我們在經曆生活的艱辛後仍然可以熱愛生活,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