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的天雄軍不同於原本的那個天雄軍,在中華帝國的影響之下,盧象升硬是在其中裝備了一半的火槍,其戰鬥力也飆升不少。
這支軍隊全部都是盧象升的鄉裏,相互之間以鄉親之情建立其相對牢固的聯係。戰陣之上,一人傷亡,必然導致數士人拚死戰鬥,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在冷兵器時代還是能夠的。
但就是這樣的一支隊伍,在遇到全部都裝備了極其先進的步槍的中華帝國大軍的時候,卻完全發揮不出他的戰鬥力。
四月初二,孫傳庭最終決定率領二十四萬大軍通過建德方向快速向安徽撤離,跳出中華帝國的南北兩個方向的夾擊。
而天雄軍,就在這個時候,在桐廬西北兩百裏處同南下的第三野戰師碰在了一起。
不同於第一第二野戰師,第三野戰師一隻在南方進行山地作戰鍛煉。雖然他們可能不適應北方的惡劣的天氣,但是對南方的山地作戰,他們有這非常豐富的經驗。
所以,相對於其他的各部,洪寶舟所率領的第三野戰師的推進速度非常的快。所以蕭明乾在一開始便安排第三師在攻下杭州之後,快速南下。目的就是要將孫傳庭的大軍封堵在浙江,集中消滅。
不過,沒想到孫傳庭行動這麼快,在南北兩個方向全力推進之下,他竟然在兩方大軍還沒有合圍的情況之下,抵達了建德。
隻需通過了建德,那麼孫傳庭就能夠在中華帝國二十萬大軍合圍之前,跳出包圍圈。
為了將孫傳庭的大軍封堵住,第三師放棄了所有的中裝備,快速的向著建德趕來。在桐廬西南方向,同負責開路和警戒的天雄軍撞到了一起。
在見到野戰第三師的時候,盧象升二話不說,間接依托密林向第三師的戰士們發動進攻。
這是孫傳庭所部在同中華帝國的軍隊大戰數十場取得的經驗,分散開來,依托密林進行偷襲。隻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大軍被中華帝國的火槍部隊大規模的殺傷。
不過他們這次遇到的是野戰第三師,他們的山地作戰方式,已經具備了後世的散兵作戰的特點。
兵力拉的相當的開,而且都是以四五個人為一個小隊,進行推進。這樣的小隊,在山林中能夠照顧到所有的方向。不管是從哪個方向來的敵人,都能夠被迅速的發覺。
所以雖然天雄軍作戰勇猛,但是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獵殺之後,天雄軍還是死傷了三千多人,而他們所得到的戰果卻隻有不到兩百名第三師戰士的死傷。
沒辦法,盧象升隻能暫時撤離,在一個三麵都是高山的想要地形處,阻擊第三師。天雄軍占據地利優勢,但是第三師占據裝備和人數上的優勢。
這一戰打得非常的艱苦,初步裝備了火槍的天雄軍,硬是將第三師擋了一整天的時間。
最終在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之下,順利的掩護孫傳庭的主力大軍撤出了包圍圈,進入了安徽。
如果您覺得《龍起明末》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