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八章四方之戰
新的政府總長剛一上台,中華帝國的政策便出現了巨大的轉變。由積累國力轉變為積極的對外擴張。
其實,在滅亡了大明之後的五年內,中華帝國同周邊國家的戰爭並沒有停止,隻不過是規模小了點,擴張的步伐不是那麼大罷了。
要知道,同中華帝國接壤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
西北邊,中華帝國的大軍在占領了甘肅之後,便同西域的那些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衝突。
雖然那裏在漢唐時期曾經歸於中央王朝的統治,但是在明朝的時候,那裏是有一個相對統一的國家東察合台汗國,也就是吐魯番國。
中華帝國的大軍在追趕部分農民軍的時候,便在甘肅西北部酒泉附近同其軍隊遭遇過。一場大戰下來,中華帝國這邊沒死一人,而對方則在丟下了三千多具屍體之後狼狽而逃。
不過也正是因而,出於兵力和後勤的考慮,中華帝國大軍便暫時的駐紮在了酒泉。
但是中華帝國忍住了,對方卻忍不住。他們隻知道大明已經被滅了,但是對中華帝國的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太多的畏懼。
所以在五五年初的時候,便不斷的挑釁位於酒泉的中華帝國的駐軍,並因而導致了中華帝國駐軍上百人的死傷。
接到消息之後,蕭明乾如何能忍耐,便讓熊五斤,陸磊磊等人率領兩個陸軍師和三個騎兵師北上甘肅,發動報複性的攻擊。
這場戰爭耗時四個月,近四萬的中華帝國大軍穩步推進,殲滅對方二十七萬人,占領現在的甘肅全境,青海省北部地區,並深入新疆哈密地區五百裏。
將東察合台汗國的主力軍隊是消滅一空,間接導致東察合台汗國分裂成吐魯番國,亦力把裏國和葉爾羌國。
其後的幾年內,中華帝國的軍隊隨著後勤問題的處理,不斷的向西北推進,先後滅了吐魯番國和葉爾羌國。但是在此之後,惡劣的自然條件在此擋住了中華帝**隊的腳步,使得亦力把裏國暫時性的留存到了六零年。
當然這樣的小麻煩不僅僅是西域地區存在,青藏高原上同樣存在。
在大明時期,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在表麵上是接受大明朝廷的統治的。
但是當他們知道大明已經滅亡的消息之後,藏族的那些土司們便開始動起了心思,重新立起了吐蕃國名。
不過,這個新的吐蕃國隻存在了兩個月,便被秦可仁等人率領四萬大軍給滅了。
滅亡那些有野心土司容易,完全平定整個青藏高原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期間需要頭疼的問題是一大堆,廢除農奴製度問題,佛教的問題,以至是藏民的保守的問題都成了巨大的阻礙。
再加上青藏高原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人口稀少,反叛分子隨便找個地方躲起來都很難發覺。
所以蕭明乾隻得尊重藏族的保守信仰,冊封了一大批的活佛,以穩定人心。但是對農奴製度,蕭明乾是非常堅定的要廢除的。
因為隻需存在這樣的製度,那麼就還會有掌握著大量的資源的土司冒出來反叛。隻有將土地等生產資料分配到普通藏民的手中,才能夠既得到了普通藏民的支持,又讓那些心存叛亂的人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他們建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