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聰明的父母(培養孩子自信心是聰明父母所為)
世界上最聰明的父母就是那些了解孩子、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父母。要知道每一個孩子的身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並且有“強”與“弱”的區別。父母的責任就是即使自己的孩子哪怕在很多方麵,或總的方麵處於“劣”勢,也能像卓有見識的指揮官那樣,使自己的“隊伍”(喻孩子)在磨煉過程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就像一個明智的指揮官不會讓自己的士兵處在不利的條件下去和敵人搏殺。聰明的父母應該知道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處於弱勢的時候去和別人競爭。經常性的失敗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不利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兒童的教育除了培養他們良好的科學文化的基本素質外,最關鍵的就是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信心比科學文化的基本素質更重要。在現在尤其是未來,可以說沒有一所學校,沒有什麼教育可以保證兒童成才。受過再高等的教育也不見得是一個成功的基礎,如果沒有自信心,這個基礎打得再牢固也不會起多大的作用。學生從書上學到的東西,遠不如從在學校讀書這個學習的環境中以及從對他人學習的了解中學到的東西多。從學校學到的東西,遠不如從生活中學到的東西重要。從學習中學會的是學習,從生活中學會的是生活,要想兒童取得成功,就要讓他們在成功中去學習成功。讓他們從各種小小的成功中去學習成功、體會成功、感受成功。
父母的責任是不要讓他們沒有成為真正的“戰士”時,讓他們去“戰鬥”。不要在他們還不是強者時去和別人競爭。不要迫不及待望子成龍成鳳。論良好的教育和全麵的培養,讓孩子學什麼都可以,可以學音樂、繪畫、舞蹈,等等。但不要給他們提任何要求,更不能強 迫他們去做。隻能對他們說,這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質。當然提高素質的方法很多,給他們 自己選擇的機會。沒有誰能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取得成就。因為任何一種成功,都有一個 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隻有興趣和愛好可以忍受艱難和漫長的磨礪,這絕不是壓力和毅誌可以 辦到的事。人的肉體和精神可以承受的磨礪和壓力是非常有限,沒有誰是真正的“超人”, 而興趣和愛好卻是一個魔術師,它能使艱難和磨礪具有特別的“味道”,仿佛那是一種魔力 ,不畏疲勞並可以產生精神上的愉悅,這就是興趣和愛好存在的真實意義。
聰明的父母應該是有耐心、會觀察、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能用興趣愛好引導孩子成長的人。沒有什麼愛好是有害的,把孩子弄得什麼興趣都沒有那才是有害的。興趣還會經常轉移,但意義不變。徐悲鴻能畫馬,就是因為物質貧乏的青少年時代,沒有什麼能讓他產生興趣,最後對雞、鴨、鵝以至馬產生了興趣。
〔提示〕
1.讓孩子自然成長
(1)忽視“要求幫忙”的話。
(2)要幼兒堅持己見。
(3)注意孩子的神經疲勞。
(4)不直接回家是危險訊號。
(5)要用聲東擊西的方式追問謊話。
(6)吮手指具有安定精神的作用。
(7)熱衷是力量的泉源。
(8)孩子的任性應置之不理。
(9)玉不琢不成器。
(10)不說也不聽惡言。
(11)不要當孩子的翻譯者。
2.不要埋沒孩子的才能
(1)對成長持喜悅的態度。
(2)幼兒教育宛若播種。
(3)成見會扼殺智能。
(4)幽默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5)讚美孩子腦筋靈活。
(6)讓容易跌倒的孩子打赤腳。
(7)重視孩子的才能。
(8)要按部就班地學習。
(9)潛意識比學習內容重要。
(10)激發孩子的興趣比教導重要。
(11)能讀,並不表示已具有實力。
(12)幼兒必須口誦以認字。
(13)口語能力決定於幼兒期。
(14)借“速算”培養計算能力。
(15)過度關心不一定對孩子有益。
(16)“課題”應該僅有一個。
(17)學習不一定要用書桌。
3.避免親子關係受影響
(1)口頭禪足以塑造孩子的形象。
(2)父母的想法會影響孩子。
(3)交談中斷變成命令。
(4)辦不到的事不妨聽其自然。
(5)情愛不足是“落差”問題。
(6)夫妻須團結一致。
(7)文鳥不會養育小文鳥。
(8)家庭是幼兒教育的原點。
(9)孩子會學習父母的異性觀。
(10)家人要聚在一起。
(11)孩子為配角。
(12)一開始就和祖父母同住。
(13)以寵物進行情操教育。
(14)夫妻一起外出旅遊。
4.正確判斷孩子成長的情形
(1)聰明的孩子比較有趣。
(2)不賴床的孩子令父母放心。
(3)性情溫和的孩子令人擔心。
(4)會欺負其他孩子是脆弱的。
(5)溺愛兒易改變。
(6)父母不安定的情緒為百害。
(7)脫軌行為是過度幹涉所造成。
(8)頂嘴是成長的第一步。
(9)要遠離性情脆弱的孩子。
(10)父母的內疚會形成過度保護。
(11)無氣力是惡性循環。
(12)順從是美德。
(13)愛看電視的孩子是被動的。
(14)是否有肥胖傾向要看手背。
(15)抽搐不是習慣。
(16)幼兒的性格是化學反應。
(17)讓孩子生氣可了解其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