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相應的管教方法(7)(1 / 3)

②當老師在大班級課堂上交代家庭作業時,有一個學生正在欺負另一個學生。

③當老師帶領一群智障學生在外時,看見其中一個學生正在挖鼻孔。

在上述例子中,老師也許沒有充分的時間來實施積極演練技巧,但是如果能提供一次簡短的練習,不但可阻擾了不良行為的持續性,亦可讓孩子馬上嚐到表現不良行為的後果。例如: 看到智障學生在挖鼻孔時,老師可要求學生用手帕擤鼻子一次,等到達目的地後再要學生多 演練幾次正確的行為。

你如何在下列極短的時間內立即實施積極演練:

①在快下課前老師看到學生的吵鬧行為?

②父母發現孩子在趕車上學前亂丟垃圾在地上?

假如你認為隻要先做一次簡短的正確行為演練,那就對了!

(2)對父母或教師的方便性

因為在積極演練過程中,需要父母的督導,所以父母或老師需另在方便的時間內安排演練的 機會。既然我們知道立即實施積極演練有時會打斷父母或老師的講課、領隊、出家庭作業、 打電話、或其他活動的進行;同樣的對學生而言,立即演練也會幹擾他們必要活動的進行, 如趕搭公車、做作業、做家庭事等等。所以另行安排時間有其必要性。

(3)安排積極演練的時間

上述問題解決之道是:僅需立即給予一次簡短的演練,以便及時阻擾或矯正不良行為的發生,過後則需提供大量練習的機會。至於時間的安排,需配合教師或父母方便的時刻,同時亦 要不影響孩子學習活動的進行。

舉例說明

對老師而言,較適宜的時間可能為:

早讀時。

放學後。

下課休息時。

其它同學寫作業時。

自習時。

你是否還能舉出一些老師方便的時間?

對父母而言,較方便於督導的時間為:

晚餐後。

晚餐後且碗碟皆已洗好。

星期六上午或下午。

星期日上午或下午。

家事已作完後。

父母下班後。

試再舉一些對父母方便的時間:

(4)孩子的時間安排

要選擇一個對子女學習產生最少幹擾的時間,最好是在休閑或從事娛樂活動時實施,例如:

看電視時

玩玩具時

打球時

躺在床上休息時

無所事事時

試舉一些對你的孩子最少幹擾而對你最方便的時間:

5.對正確反應的讚賞

(1)積極演練過程中給予的讚賞

當孩子在進行積極演練時,一定要注意給予他們鼓勵與讚賞的次數是否妥當。如果父母給予 子女過多的讚賞與食物酬賞,子女可能會因想獲得這些而故意產生不良行為。

例一:如廁訓練

民雄的媽媽用積極演練技巧欲訓練民雄自行如廁。每次隻要民雄有尿褲子的行為出現,媽媽一定要他從尿尿的地方跑到廁所,在廁所內脫下褲子在馬桶上坐一會兒,再穿好褲子跑回原位,這樣來回練習三十次。每次練習一次後,媽媽會給民雄一杯飲料,稱讚他並抱抱他,而民雄的尿褲子行為仍持續存在。但當讚美、食物、及擁抱都去除之後,民雄的尿褲子行為立即停止了。顯然地,增強物的運用反而造成了民雄故意尿褲子的行為。

在整個積極演練過程中,我們不能把加饋完全去除掉,因為孩子會不知道他的演練是否正確,所以我們要遵循的回饋原則是:在積極演練過程中僅需給予簡單的回饋,而不必給予過多 的稱讚與酬賞。用很自然的態度告訴子女做的完全正確或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就足夠了。

下麵這個例子,說明了在積極演練過程中適當給予讚賞的時機與份量。

例二:適當的進食行為

這是一歲半的兒童的一項適當的進食訓練方案。機構人員要學童們達成的 目標包括:單手拿杯子,而用另一隻手去拿食物或放在膝蓋上;要他們用刀叉而非雙手抓食 物;使用適當的餐具進食;在口中食物已嚼食完畢後再吃另一塊食物;緊緊的抓住餐具,不 致讓食物外溢;把餐巾放在膝上;如果吃到嘴巴外或衣服上要擦幹淨。

當方案結束後,雖然大都分的院童都已能適當進食,但仍有數位學童有錯誤發生。為了要確 定學童是否已能自動自發地正確進食,訓練人員在每次進餐時會來回巡視,稱讚與撫慰能正確進食的學童。

當訓練人員發現有院童犯錯時,會立即要求院童演練正確的進食行為,且以避免過多稱讚的方式來回饋他們的演練,俾使院童不致以故意犯錯製造演練機會來獲取讚賞。

當院童用雙手舉杯喝牛奶時,訓練人員會告訴學童這是不對的,並要學童演練數次單手舉杯 放在口旁的動作,口頭指令相當簡捷,僅需說:“拿起杯子靠近嘴巴”及“對了!”就夠了 ,不必撫慰、過分稱讚、及用其他的酬賞。在每次演練過後,再重覆一次所有的口頭指令,不要讓孩子在每次演練時喝杯內的牛奶,隻需用單手舉杯靠近嘴巴即可。

同樣地,假如錯誤是發生在食物外溢方麵,也要學童練習數次用湯匙盛物靠近嘴旁的動作, 口頭指令亦僅需說:“舀一點點”、“對了!”“再次一次”,不必給予其他的稱讚與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