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姚季亮依舊是帶著夏元到處拉貨,夏元也一直發揮著修車師傅的優良傳統,車子哪裏壞就修哪裏。
不過也正如他們之前所料的,活越來越少,市場運輸價格越來越低,好多人為了能養車,甚至是少虧一點都拉,競爭惡劣,結果就是整個運輸行業前景很差。
“小亮,廠已經建好了,但有個問題,我們用土法煉製的焦炭品質不高,雜質多,賣給企業不收,賣給普通人,也被嫌棄,大夥都在為這個事煩惱,因為投了錢,都很著急,如果再沒有效益,可能合夥人就都退出了。”
今天剛出車回來的夏元和姚季亮在飯桌上聽著姚大夥的苦述,因為姚大夥和合夥人都不是專業人士。
所以在建廠煉焦時依舊采用的是土法,導致產出的焦炭品質有很大程度的問題,且產量還低,等同於是投入和產出不成正品,這麼搞下去,遲早會倒閉。
“姚叔,你們說的雜質多,會不會是原材料的問題?如果用於煉焦的煤不好,你們煉出來的焦炭雜質自然就多,且無法用於工業和農業方麵的生產輔助。”
夏元望著姚大夥說到。
“焦炭不都是咱們這的煤麼?還分啥啊,我們就專門找看著品質還行的,絕對不用那些渣滓類的煤,采購也不便宜啊,就是不知道是哪裏出問題了導致成品不如人意。”
“這樣吧,姚叔,明兒我跟您一起到廠裏看看你們的廠子裏的原材料,還有你們的生產工藝問題,我在大學的時候學過這塊兒,或許能幫上你們。”
夏元對此事頗有信心的,但是話又不能太滿,其實一聽姚大夥的闡述,就已經知道問題是出在原材料煤的選擇上,解決起來很容易。
第二天,夏元跟著姚大夥一同到新建的煉化廠,還沒到廠裏,遠遠就看見天空飄著一柱柱黑煙,空氣中彌漫著硫的刺激性氣味,讓人很不舒服。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物資和技術的匱乏,沒有好的生產設備及設備的製造方法和技術。很多煤炭廠采用的還是土法的煉煤工藝,不僅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低,還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走進廠裏的大門,夏元第一時間就走向了堆成小山般煤堆旁,隨意撿了幾塊煤,敲碎後仔細查看了一番,最終確定是用於煉焦的煤沒有選對。
生產焦炭要用煉焦煤,而煉焦煤裏優選的是煙煤,但是煙煤其實還分種類。因為要考慮焦炭能成塊和有一定的機械強度。所以用的煙煤要具有粘結性。
那氣煤、肥煤、氣肥煤、1/3焦煤、焦煤和瘦煤都屬於煉焦煤,直接可以單獨煉焦,得出來的焦炭品質都屬於上乘。也可以通過調配多種煤牌號來煉焦,降低生產成本,得出的焦炭品質也符合現在這個時代的生產需求。
畢竟煉焦煤和非煉焦煤在龍城這個地方到處都是,隻需要教會采購的人選配比例就好。夏元把問題反饋給了姚大夥,姚大夥當下就把采購人員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