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叔,您最近一直在跑北方的客戶,我看咱們的焦炭在北方那些大的冶煉廠都很受歡迎,好多時候,咱們廠裏的產量都趕不上趟。我是假設,假設我們進其他廠的焦炭,一同湊量去賣,姚叔這邊有沒有把握賣掉?當然,焦炭品質跟我們一樣好的。”
夏元想到了前世姚大夥在90年代來臨之際成立的鐵路運輸業務,想著是否可以將這個經曆去提前。
“嗯,如果說能保證其他廠的焦炭品質跟咱們的一樣,那就是有多少就可以賣多少,北方好多大廠對咱們梗陽焦炭廠的焦炭品質是很認可的。但是,話說回來,其他廠如何能將焦炭做的好啊,他們也沒咱們這個技術。加上人家有生意何不自己去做呢,為啥要賣給咱們賺差價。”
姚大夥一臉狐疑的看著夏元,心想夏元有點異想天開,難道別人不會賺錢麼。
“咱們廠的規模是肯定不能再擴大了,縱使有再多的需求,煉焦廠始終會過多導致飽和。到時客戶也會跑別人那裏去買,畢竟要將焦炭品質做好也不是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很容易學得來。如果咱們將廠子擴大規模,那成本就提升了,量少時,咱們的價格一定是沒有優勢的。”
夏元繼續說到。
“且不說生產問題,相信您二位也看到了,煉焦廠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不小。隨著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華夏官方一定會重視環境,會對我們這種煉焦廠有所限製。那還不如我們早點轉型,我們可以將高品質產焦的技術教給跟我們合作的廠,簽好合同,按照最低價格給我們,我們跟自己廠裏的焦炭一起賣給市場上的客戶,這樣雖說利潤率低,但經不起量大啊,賺的肯定比以前還多,而且以咱們梗陽焦炭廠的名義占領市場的速度還快。”
“其次,咱們也不能隻是盯著銷售和生產,在礦產方麵,盡量去收購或者談承包。後期還可以給所有生產焦炭的廠子供貨,這也是一個大頭。並且煤礦也不僅僅隻能做焦炭,到時我們還要做其他衍生產品。這門技術我也知道,隻是現在礙於投入問題,我們還做不了,但是隻要賺錢了,咱們就可以做其他的,這樣收入來源就更加的多了。”
夏元想著這個時期,煤礦資源豐富,而且每處礦的價格都不高,如果實在不能收購,那就談承包,用最低的價格拿下,以後自己也能做供貨商,對市場的把控就更加的得心應手。
“嗯,想法是不錯。但是那麼大量,而且又是收購的別人生產出來的焦炭,從咱們龍城運到北方,加上這運輸成本,不低啊。得拉多少車才能把想賺的錢賺到位,而且還得保證車隊不出事,要不全白搭。”
姚大夥沉思的對著夏元說到。
“姚叔,這個就得用您的關係了。咱們縣裏的火車站你熟,你去打下關係。咱們承包車皮,開自己的火車運輸公司,包下直開北方的車皮,一路上經過的所有站點的客戶您都可以開發,咱們火車拉一趟的成本我算過了,是同樣貨量的汽車的十分之一。這個價格,完全可以彌補咱們中間賺差價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