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夏經理,又見麵了。今天我在附近采訪,恰逢路過你們廠,就進來坐坐。”
從隔壁鎮走了十裏地過來的吳麗,沒有絲毫臉紅心跳說謊的感覺,或許她自己都覺得5公裏範圍內都算附近吧。
夏元看了看掛在牆上的時鍾,時針指在了數字九,分針指在了數字六。然後愣了愣,指著牆上的時鍾,想開口說啥采訪這麼早就結束了。
“那不重要,我們工作效率高。對了,這次您又有新穎的想法實施啦。現在大街小巷都知道快遞服務這個事兒了,連我在北方的表姑,都用你們的快遞服務給我郵寄北方的幹貨特產呢。”
看著夏元指著牆上時鍾的吳麗,有些尷尬的趕忙壓下夏元的手笑嗬嗬的說到。
因為她剛才隻是隨口一編說在附近,實際昨天在隔壁鎮裏做采訪工作。然後今早特意脫離工作組,自己跑出來走了十裏地過來找夏元的,她還真怕夏元揪著問她在哪工作,從哪過來的。
“哈哈哈,這個快遞服務還是那天在跟您聊我們梗陽火車運輸公司時,突然衍生出來的想法。想著盡最大化將閑置的火車運力用起來,從而提升效益,也順帶嚐試下新的商業模式。”
“不過話說回來,吳記者也用了我們的快遞服務,您自己感覺如何,給我們一點改善的建議啊。”
夏元聊著時想到剛吳麗說的她表姑用快遞服務給她郵寄了特產,那就幹脆問問她使用感受,看看還有沒有改善服務的空間。
“改善建議麼?那就是如果有人能送到我家裏或單位就更好了,要不每次都得去收發點取。耽誤自個兒的時間,而且還得排隊取,每天件那麼多。”
吳麗想著之前用的快遞服務碰到的問題,就告訴了夏元。
“送上門?這個…”
“沒事,夏經理,我這也是隨口提一提。您也就別當回事,這個送上門,得多麻煩啊。”
“不,您誤會了,吳記者。送上門的服務也不是不可以,隻是現在規模還沒有達到預期,不過按照當前的經營情況來說,也就再過個把月應該就可以實施上門派件服務了。”
夏元的思緒回到上一世,想到上一世最早有民營快遞服務最快也在1993年,而他現在把這個速度提前到了1984年,足足快了整整9年的時間。
本來想著就借著鐵路沿線,將火車的閑置運力利用起來。畢竟這個時代物資匱乏,火車除了裝人外,就是大件的各類物資,沒有涉及到個人快件業務。
恰好這兩個月來,火車沿線快遞收發點的業務越來越好,而且民眾的接受度也高了許多。那就再等等,等規模再上一個層次,應該就真正的可以實現市場商業化了。
這個也是夏元初期的設想,當初沒有完全市場化。一方麵是擔心市場接受度,另一方麵則是擔心政策問題。
畢竟還有個華夏郵局也在做這個業務,如果自己過早介入到這個行業,會不會影響到國企的業務而出現其他麻煩。
但就目前經營的這兩個月來看,地方上應該都是默許了。而且這個業務也是跟各個沿線的火車站合作的,算是半國企化的經營,估計不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