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駐村(上)(2 / 2)

當然,你既然是駐村第一書記,那麼村裏的整體規劃就需要你在充分了解村情的前提下,與村兩委班子多作溝通,商議對策,定好發展目標,然後再組織實施,所以要辛苦你幾年了。”

李才平部長語重心長地與張軍交談了一個多小時,既傳授了一些基層工作的經驗,又對扶貧工作作了一些指示。

“謝謝李部長的點撥,我下村後,會先調查清楚村裏的情況,特別是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然後再與村委商量,看看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麵入手來發展產業。嗯,我們先製訂一個發展規劃,再回來向部裏彙報,到時候再去爭取各種政策支持,發動我們統一戰線的幫扶力量。”張軍點點頭說。

“沒錯,扶貧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都要先規劃再執行,謀定而後動,才能夠有的放矢,井井有條,避免一團亂麻的局麵。你有機關的經驗,在縣裏麵各個部門都有熟悉的人,以後還要回來多到各個專項部門跑動跑動,很多信息、項目都是跑出來的。”李才平又指點他。

從李部長的辦公室走出來,張軍的心裏鬆了一口氣,相比之前的茫然,如今他有底氣多了,隻要做好發展規劃,再充分發動統一戰線社會各界的幫扶力量,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他相信三年時間完全可以讓龍溪村脫貧摘帽的。

“明天你就要下村去了,既然已經定了,那下去就好好幹吧。咱也是黨員,知道舍小家是為了大家的道理,家裏老人和孩子我會照顧好的。你去了村上可能條件不太好,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可不能太拚命了。”

晚上,妻子王玉鳳枕著張軍的手臂,緊緊地依偎著他,在他的耳邊小聲說,讓他的心裏湧起陣陣溫暖,有組織的信任、單位和家庭的支持,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幹呢。

就說妻子王玉鳳,是實驗小學的老師,還當了班主任,平時的教學任務也是比較繁重的,而家裏除了五歲的兒子,還有六十多歲的老父母,以後這些擔子都要落到她的身上了。

“老婆,謝謝你的理解和支持。扶貧工作是黨和政府造福全國人民的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我們身為黨員幹部的義務和職責,既然組織選派了我,那我就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與重托。隻是我駐村這幾年,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老人和孩子的事情,都要辛苦你了。領導跟我說了,我們這一屆大概隻需要幹兩到三年,我想堅持堅持咱們就挺過去了,到時候老公回來再好好彌補你。”張軍對妻子說。

“夫妻一體,說什麼彌補不彌補的呢?隻要你好好幹,把村上的扶貧工作幹好,幹出成績來,我辛苦點也沒什麼的。放心吧,兒子明年就讀小學了,到時候每天可以跟我一起,中午也可以在學校食堂吃飯。家裏爸媽的身體還行,暫時沒什麼大的毛病,我會照看好的。”王玉鳳輕輕地說。

不僅僅妻子支持張軍的工作,就是父母知道他要去駐村工作幾年,幫助那些貧困戶脫貧,也為他感到高興,因為他們都是農村出來的,深深知道農村的艱苦,現在兒子能夠為父老鄉親們做點事情,那是他們的驕傲。

“娃呀,咱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也知道農村的苦。現在領導那麼相信你,讓你去幫農村扶貧,那你就要幹出了樣子來。要時刻記得自己也是農民的娃,千萬不要像電視裏麵那些貪官腐敗分子,不要忘了本。

家裏邊的事情,你不要操心,我和你娘都還能幹呢。我們會好好帶家裏的娃,讓你媳婦好好上班,你就多操心扶貧的事情,莫管家裏的事情,保證你每次回來家裏的娃都是好好的。”

第二天,張軍下樓的時候,六十多歲的老父親張承林非要幫他扛被褥行李,邊走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既有叮囑,也有自豪。

張軍知道,父親在農村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地苦幹,好不容易才讓自己和妹妹讀了大學,雖然現在出來幫自己帶娃,但是一直都對農村的一切放不下。父親這樣要求自己,也是希望自己不要忘了農村的根本,不要幹得不好到時候丟人現眼,這些他都明白。

“爸,你放心吧。我下去了肯定會好好幹工作,一定不會丟你們的臉,也不會丟單位的臉。龍溪村不脫貧摘帽,我絕不收兵回來。”坐在車上,張軍心裏暗暗地想著,腦海裏的思緒漸漸地飄向了雙龍鎮龍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