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讓你見笑了。剛來就碰到賴三來鬧事,這基層工作不好做呀。”中午,張軍跟著劉龍江回家去吃飯。劉龍江的家距離村辦公室隻有十多分鍾的路程,兩人慢慢地走著回去。劉龍江主動說起了賴三的事情。
“像賴三這種好吃懶做的潑皮無賴,估計到處都有。不過他們也確實是我們扶貧工作的重要對象呀。扶貧要扶誌,針對的就是賴三這一類懶人。黨和國家能夠給予各種政策鼓勵,但是要脫貧致富,將來要奔小康,還得靠貧困戶自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行呀。”張軍點點頭笑道。
“說真的,我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從小就經曆過沒飯吃的苦日子,與那時候比起來,現在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了。不過在農村,也確實有一些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還在溫飽線上掙紮著。黨和國家能夠想到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這真是一項非常偉大和英明的決策,也隻有我們的黨和國家才有這樣的魄力與膽識。”劉龍江感歎地說。
“沒錯,全國有數千萬貧困人口,要做到全部脫貧致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係統工程。這個工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成,除了我們中國,因為我們有黨的領導。其實我在想,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黨和國家提出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如果說改革開放前三十來年已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那麼扶貧工作就是黨和國家讓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偉大策略。”張軍邊走邊說。
“到底不愧是縣裏來的幹部,想得就是透徹。我一直覺得扶貧工作雖然複雜艱巨,但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就是說不上正確在哪裏。聽你這麼一分析,說明咱們的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都沒有忘記初衷和使命,一直都在為實現共同富裕,甚至是在未來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著。”劉龍江笑道。
“所以呀,劉叔,咱們的工作是任重道遠。雖然黨中央要求的是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但是我們省卻要求的是2018年、2019年要逐步實現一部分貧困村脫貧摘帽,咱們可不能等到2020年才摘帽,開始就要把目標定在2018年全村脫貧摘帽,這樣才能留有餘地。”張軍說。
“有道理,那下午開會的時候,我們詳細地給你說說村上的情況,等到你把咱們村的情況熟悉了,有什麼想法咱們村兩委班子一起討論吧。”劉龍江還是非常看好張軍的,最主要就是覺得他說話實誠,給人的感覺特別踏實。
他當支書已經一二十年,可是村裏一直沒有什麼變化,扶貧工作開展兩年來,也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他還是希望能夠在自己退下來之前,看到村裏出現巨大的變化,看到村民能夠富裕起來,把貧困村的帽子摘掉,那他這一輩子的革命工作算是可以交差了。
“哎呀,張書記,今天在忙著下地,也沒準備什麼好菜,你將就一下吧。晚上我再做幾個下酒菜,到時候讓老劉陪你慢慢喝幾杯。”劉龍江的妻子叫刁維芳,五十多歲,有些黑瘦,因為劉龍江忙村裏的事情比較多,所以家裏的活主要是她在幹,雖然她說得客氣,但是還是弄了三四個菜一個湯。
“嬸子,你別這麼客氣,以後叫我小張就行了。今天過來給你添麻煩了,你看我第一次上門就空著雙手,真是不好意思。”張軍連忙笑著說。
劉龍江隻有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了,其中一個嫁到外地,另一個在隔壁村。不過卻有一個外孫在他們家帶著,才五歲多,都是刁維芳一直帶著。此時躲在刁維芳的身後,有些膽小地看著陌生的張軍。
“小伢子,過來叫叔叔。”劉龍江招呼著外孫,不過小家夥可能認生,不敢過來。
“張軍,本來你第一次來村裏,應該給你接風的,不過工作期間不能喝酒,咱中午就不喝,等到晚上再喝幾杯。”劉龍江很實在地說,張軍笑著點點頭,他還有點怕農村的酒呢,一般都是六十多度的老白幹,特別烈,小時候嚐過,工作後也陪父親喝過,但是酒量一直不太好。
午飯後,張軍自己先回村上休息,劉龍江要在家裏午睡一會兒。他在村辦公室旁邊看到一個小商店,進去看了看,買了幾個碗裝的方便麵,準備晚上和明天先對付一下,畢竟再去劉龍江家裏吃飯他也不太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