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走訪(上)(1 / 2)

“我們龍溪村得名於龍溪河,它穿境而過,從北到南,將整個龍溪村分成了兩塊,左邊有三分之二,右邊占三分之一,在我們村內長達3.8公裏。

另外,我們村還有三座小山,分別是龍丘山、龍崖山與龍岩山,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更小的丘陵,不過那不能稱做山了。

村裏目前隻有這條從雙龍鎮到石馬鄉的水泥路,有4公裏左右,其他的機耕道還有12.8公裏,但都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出行確實不方便。”

在路上,劉龍江給張軍介紹著村裏的一些情況,這是一個有河流有山丘的村子,環境還是非常美的,但是交通條件極不方便,限製了村裏的發展。

“這邊後麵這一戶,就是賴三家。昨天你見過賴三了,也看過他的資料了。現在他家裏就他與一個七十來歲的老娘,隻不過他娘的眼睛有毛病,一直看不太清楚,已經十多年了。”

從小學校沿著水泥公路走了數百米,又拐到一條機耕道上,走了數十米後,看到竹林後麵有一戶人家,劉龍江介紹說。

他所說的情況與張軍在資料裏麵看到的差不多,也與昨天張軍聽到的差不多,賴三今年三十六歲,是他老娘四十歲生下來的,老來得子後一直嬌慣著,結果養成了這個樣子。

“那賴大娘去檢查過嗎?她的眼睛到底是什麼毛病,還能不能治呢?”張軍問道。

“早些年檢查過,有的說是青光眼,有的說是白內障,還有的說是哭得太多了傷了眼睛,反正都是讓賴三給氣的唄。”劉龍江說。

賴三的家隻有三間土坯房,非常低矮,牆壁內外都被熏得黑漆漆的,而且廚房的半邊牆壁已經開裂,是用兩根木頭撐著的。

兩人走到賴家的院子裏,到處都非常混亂,也非常髒,各種雜物到丟著,雞糞、鴨糞也隨地可見,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張軍看到,賴三家的堂屋門開著,不過院子裏沒有,堂屋裏也沒有看到人影。

“賴大娘,在家嗎?”劉龍江叫了一聲。

“有人在家嗎?”張軍也喊道。

“誰呀?”這時,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隨後一個身體佝僂的大娘伸著雙手摸索著慢慢從廚房那邊走出來。

張軍一看,賴大娘又瘦又黑,滿臉都是黑灰色,甚至瘦得來皮包骨頭,看得到額頭上和脖子上的一根根筋。

她的一雙眼睛茫然地睜著,望向兩人的方向,似乎並不是完全看不到,但是估計也看得不清楚。

“賴大娘,我是劉龍江啊。這是縣裏來的張書記,專門到村裏來幫助貧困戶的,他第一個來看的就是你。”劉龍江在旁邊大聲說。

“哎,是劉支書呀。你們進來坐吧。”賴大娘聽出了劉龍江的聲音,連忙對他們說。

“大娘,我們不坐了,就在這兒說幾句話吧。張書記,你看有什麼想問的沒有?”劉龍江連忙說,然後回頭問張軍。

“大娘,這麼早賴三去哪兒了?還沒起床嗎?”張軍想了想問道。

賴家的情況他看到了,資料也看過了,賴大娘每個月有一百七十塊錢的低保金,然後自己在屋前屋後種了些小菜,喂了幾隻雞鴨,賴三每年請人種了幾畝田,能夠打些稻穀,他們母子娘每年隻能勉強度日。

“他呀,還能幹啥。今天石馬趕集,他又去打牌喝黃湯去了。”賴大娘聽到問起賴三,有些無奈地說。

“他經常打牌喝酒,有錢嗎?你的低保金,是不是都給他拿去打牌喝酒了?”張軍又問道。

“哎,我的低保金都是他去領的,我是一分錢也沒看到過。老婆子眼睛不好使了,腿腳也不靈便了,哪裏還管得住他。隻求他一天到晚喝了黃湯回來,不要打罵我就燒高香了。”賴大娘歎息著說。

“那賴三年輕些的時候,談過對象沒有?要是找個能夠降得住他的對象,說不定還能夠壓住他做些事情?”張軍問道。

“談是談過,但是人家一看我們家這個樣子,就沒有哪家的閨女願意上門來。有一次,有戶人家倒是讓他去倒插門,結果他去了兩個月就被趕回來了,原來人家嫌他太懶了,不貪幹活隻知道吃耍,哪家願意養個這樣的廢物。”賴大娘罵道,對兒子的不爭氣也是沒有辦法。

“大娘,哪天我找賴三跟他聊聊,看他願意不願意務工,願意的話我介紹他去縣城進廠,這樣離家也近,一個月也能有兩千多的收入。”張軍走的時候對賴大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