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籌資(上)(1 / 2)

“你個挨千刀的,年紀輕輕地幹點啥子要不得,就是去撿垃圾也能夠掙錢。現在我還動得了,過幾天動不得了,看不餓死你個挨千刀的。”聽到賴三這樣說,李謠、陳波等人都搖搖頭,有些怒其不爭,而賴婆婆聽到後,則朝著兒子罵了起來。

“餓死就餓死,要怪就怪你,那個時候生我幹嘛?你跟我那死鬼老爹,一點家當都沒給我留下,那兩個陪錢貨都嫁那麼遠,你老了不靠我還能靠誰?她們會回來管你嗎?”賴三惡狠狠地對他媽吼道,賴婆婆頓時不說話了,隻是低著頭抹眼淚。

“好了,賴三,不要動不動就吼老輩子。你一個大男人,有點出息好不好?老輩子都滿了八十了,還要種地喂雞鴨這些,你看得過去嗎?你自己好好想想今天我們說的話吧,那個小額扶貧貸款的事情你記住了,最好還是參加,一年下來也有好幾百塊錢分紅呢。”

看到賴三翻臉朝他媽發脾氣,李謠與王春妮都嚇了一跳,連忙對他說了幾句,然後與陳波一起走了,一邊去其他貧困戶家裏,一邊感歎著賴三的不爭氣。

“沒有辦法,等到村上搞產業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說動他出來打點零工,多少掙幾個錢吧。”陳波歎息著說。遇到像賴三這種油鹽不進,隻圖輕鬆還想拿高工資的人,誰都沒有辦法。

“誰都沒有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不過我們做扶貧工作,尤其要關注的也是賴三這種精神上特別需要扶貧的對象。如果能夠把他們的思想覺悟提高,讓他們在精神是脫貧,進而在物質上脫貧,那扶貧工作的成效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李謠想了想說。

李謠幫扶的另一個貧困戶就是林小琴家,當了解到這個家庭的狀況後,她不由得對林小琴格外同情。同樣是女人,盡管有著不同的人生,但是卻應該有同樣的幸福。然而在林小琴這裏,她的幸福是建立在沉甸甸的責任之上的。

照顧年邁多病的婆婆,照顧半身癱瘓的丈夫,還要照顧一對未成年的兒女,整個家庭的重什麼事都落在林小琴的瘦弱的肩膀上。但是,這個倔強的女人卻爆發出了驚人的毅力,散發出偉大的人性光輝,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讓這個家庭過得並不比別的家庭苦多少。當然,所以的苦和累都被她自己擔起來了。

“小琴妹子,我覺得你這粉條肯定好吃,給我稱一些吧。嗯,我要二十斤,哦不,三十斤吧。你這樣,大概按照五斤一袋給我裝起來,我拿回去送給親戚朋友嚐一嚐,以後大家都喜歡的話,還可以幫你銷售一些。”最終,李謠在林小琴這裏購買了三十斤紅苕粉條。

“我也買十斤吧。”王春妮在旁邊也早就抹了眼淚,她雖然才畢業出來工作不久,但是麵對林小琴一家的遭遇,她深深地同情著,但是經濟能力卻不寬裕,隻能買十斤粉條表示一下心意。

而王春妮聯係的兩戶貧困戶就有李世林家,她看到李世林坐著輪椅在家,但是卻在編織著竹具,經過了解,得知他如今無法下地幹活,就在家編點竹具趕集的時候讓妻子拿到集市上去賣。

“李表叔,玉懷老表都大學畢業工作了,聽說每個月有五六千的工資,你不用這麼辛苦了吧?”陳波笑著與李世林開玩笑說。

“現在雪琴讀書還要花錢,全部都是玉懷在供他妹妹讀書,我們當父母的心裏也過意不去。我雖然雙腿不聽使喚了,但是雙手還是好的,還可以做一些事情,那就盡力做點事情吧,也是為這個家分擔一點負擔。”李世林樸實地說。

“感覺今天我們走的這幾家貧困戶,對比起來差距好大喲。賴三年紀輕輕身體健全,但是精神上卻像個殘疾人。而林小琴家與李世林家裏都有殘疾人,然而這兩家的精神麵貌卻是健康的,非常值得敬佩。”返回村上的時候,李謠感歎地說。

即使是林小琴的男人熊方權高位癱瘓了,但是他仍然坐著輪椅在壩子裏守著那些晾曬的粉條,趕著雞鴨,偶爾還會幫林小琴抬一下粉條。雖然生活對他來說是殘酷的,曾經他也想過放棄生命,但是在妻子的鼓勵下他也不忍看著一雙年幼的兒女失去父愛,所以堅強地活了下來,在家裏做著力所能及的一點小事,也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所以上級提出的扶貧要扶誌是非常關鍵的,國家的政策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貧困戶減輕負擔,而要脫貧致富真正隻能靠貧困戶自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能夠長久,才能夠真正實現小康。”王春妮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