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新年的喜慶氣氛中,總離不開爆竹聲聲。轉眼間春節假期結束,張軍開始上班了。當然,此時上班事情還不多,因為鄉親們還在忙碌走人戶,外出打工的村民開始準備外出了。
不過,隨著春節過去,天氣開始回升,氣溫日漸升高,大地萬物開始爆發出勃勃生機,展現出氣象萬千的新形象。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大家忙裏偷閑的時候,也有人在忙碌著奮鬥著。李玉懷這個春節就沒有怎麼休息,下月初五開始就再次請了一些村民,緊接著年前沒有幹完的活,繼續平整著恒溫大棚要用的土地。
“玉懷,新年好。怎麼沒多休息幾天?這是一直在幹嗎?”張軍走到龍丘山腳下,與李玉懷打招呼道。
“軍哥,新年好新年好。我們從初五就開始幹的,大概在正月十五左右能夠把土地平整出來,然後請恒溫大棚公司來搭架子安裝大棚,時間比較緊,不抓緊點恐怕來不及。對了,你怎麼不多休息幾天呢?”李玉懷過來說。
“我們隻有七天假期,今天已經正式上班了。三哥,你也在這邊幹活呀?”張軍點點頭,隨後看到賴三推著三輪車從旁邊過來,對他揮了揮手說。
“張書記,過年好。我尋思著反正沒事,除了兩個姐姐家也沒其他親戚人戶走,閑著不是打牌就是喝酒,還不如趁來掙點零用錢,等到正月十五過後養豬場就要重新開工了。”賴三笑著招呼說。
“三表叔可幫了我大忙,年前來幹了十天,年後從初五就來幫忙,不然的話我還找不到那麼多人手。”李玉懷連忙說。
“不錯。估計年後貸款就該下來了吧,山地什麼時候開始弄?”張軍點點頭說。
“這邊開始安裝恒溫大棚的時候,挖機同時進場平整山地,預計二月下旬進行恒溫大棚試驗,三月初開始種植蟠桃和枇杷樹,我預留了幾天周轉時間,應該來得及。”李玉懷成竹在胸說道。
“那你的家庭農場想好取什麼名字了嗎?得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以後對外宣傳的時候容易讓人記住最好。”張軍問道。
“我想好了,也與家裏人商量過了,就叫‘青青農場’,又好聽又容易記住,宣傳的時候也方便。”李玉懷笑著說。
“這個名字不錯,寓意也好,象征你的事業一直生機勃勃,確實不錯。”張軍翹起大姆指說。
接下來幾天,村上的事情並不多。張軍閑來無事,一邊整理各種檔案資料,一邊再次挨著到貧困戶家裏走走看看,了解他們的過年情況以及新的一年有些什麼打算。
張軍比較注意,一般走訪到十一點就返回村上了,因為貧困戶都比較熱情,如果走訪到接近十二點,他們都會熱情地留張軍吃午飯。為了不給貧困戶添麻煩,張軍寧願少走訪幾戶,多走訪幾天,也沒有留在貧困戶家吃過飯。
直到正月十五,張軍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將所有貧困戶都走訪了一遍。張軍欣慰的是,他發現比較去年他剛下村時,看到每戶貧困戶家裏的情況都改善了許多,有些貧困戶家的變化非常大。
特別是流轉土地的分紅,基本上覆蓋了所有貧困戶家裏,加上養豬分紅和養蝦分紅,大多數貧困戶家的分紅都達到了一千五以上,少數一些貧困戶家分紅多達四五千,而這些收入是往年沒有的。
同時,去年有大半年,大多數在家的貧困戶都參加了村裏的各種零工,前前後後也收入好幾千,多的有收入上萬的,因此收入方麵增多,家庭生活也大大改善了。
隻不過,這樣的增收隻是暫時的,村裏的各種修建減少後,今年打零工的收入就沒有去年多了,所以張軍還得想辦法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
而且,正月十五過去了,那些要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都已經外出了,對於貧困戶家裏有多餘勞動力的,村上還是盡量動員他們外出打工,實在沒人照顧家裏的,還是有一二十人留了下來,希望在村裏找點活幹,同時兼顧到家裏的老人小孩。
而正月十五過後,村裏也開始熱鬧了起來,李玉懷的青青農場一邊請了挖機和村民平整山地,一邊在安裝恒溫大棚,幹得熱火朝天。
此外,養豬場開始引進新一批仔豬,而且擴大了規模,增加到兩千頭豬,另外還請了五個工人,一共是十個人負責養豬。當然,今年每個工人養豬的數量增加了一倍,所以工資也每月增加了一千,達到月工資三千五百元,同樣還是吃自己家裏的飯。